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娃娃家观察记录

(2018-03-21 15:31:35)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 小三班                           观察教师:赵昙

观察对象

琳琳

年    

4岁

所在区域

娃娃家

观察时间

上午10:00

观察

情况

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琳琳来到了娃娃家,自己坐在柜子旁,边叠衣服边说:“小手抱一抱,(小心翼翼的把两只袖子依次放在胸前)点点头,弯弯腰,(把衣服对折)我的衣服叠好啦”!然后高兴的将衣服放到了衣柜里。这时她发现娃娃家的地面上已经被弄得乱七八糟了,于是开始独自整理。还没等她整理好,又变得乱糟糟了,就连琳琳刚才叠好的那件衣服也被乱扔在床边。她嘟起嘴巴冲着其他小朋友大声喊:“瞧,你们把家里弄乱成什么样子了?赶快整理好”!可是其他三位小朋友并没有理会。这时,琳琳转头望向我,大声喊道:“老师,快过来,你看他们把娃娃家弄乱成什么样子了?”我赶紧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这次她轻声地对我说:“老师,家里可乱了,他们把东西乱扔,都不整理!”我看了看,便对娃娃家里的孩子们说:“我是邻居阿姨,要来你们家做客了,你们欢迎我吗”? “欢迎欢迎”!“可是家里好乱呀,我都不知道该坐在哪里”?他们开始迅速地把地面上的材料整理归位,琳琳邀请我坐下来。并让站在一旁的轩轩帮忙给客人倒茶、让熙宝到厨房开始炒菜做饭,这下娃娃家开始忙碌了起来……

评价

分析

1.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活动过程中,琳琳能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边说儿歌边整理衣物,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向成人求助。

2.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容易受情绪的影响,需要成人的引导和监督。

3.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随意性,生活经验少,且刚刚接触游戏,所以活动内容单一、情节零散,且大多是平行游戏,幼儿独自操作材料,缺乏角色意识及语言交往。

教师介入

及策略

1. 把握有效时机介入,关注幼儿活动,促进游戏开展。通过教师的交叉式介入,扮演“邻居阿姨”推动整个活动的开展,使无意识的游戏变得有目的性。同时让整理环节既缩短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2.幼儿随意的游戏在教师介入下,有情境的模拟及分工,萌发初步的合作、交往意识。

改进措施及目标

1.活动前组织幼儿交流和讨论不同角色的任务,使幼儿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2.将活动中较好的行为表现拍照展示,及时采取表扬机制,为后续的活动进行经验分享。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预设更多的场景,引入更多的角色,有效地带动幼儿活动。比如引入“走亲戚”或“过生日”等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场景,在尝试不同的角色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