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底是怎么样虔诚的执着,才能筑成如此这般轻世蔑俗的无边盼 待?
又或者是怎样的一种无暇的圣洁,才能将天地都从容地化为 了一片泪水涔涔的虚孱?
带着你的梦,带着你的爱,带着你最真最清澈的灵魂,
于是你将 你全部的生命都悲壮而又无怨无悔地幻成了雨后最美的彩虹,
都化成了雪中最凄美的雕塑,
都演绎成人世间最璀灿的快乐,尔后再成全了你的执手相看。
你凛然而又庄重地聚拢着你生命中最美好最殷切的祈盼,无畏风霜。
只因为有爱。
那条路不太长,却凝聚和寄存着你的全部。
路旁见证着沧桑的杨树在岁月中成长,
而你,却在岁月中衰老。
而这一切是否也不过仅仅因为是你的爱人赠与你的定情信物?
又或者是你当初就早早定下的坚强信念?
尽管是两鬓飞霜,为了你的爱。
你依旧刻意又临镜梳理着你的妩媚,
因为你知道你为谁活,谁为你生。
今夜风雪依旧,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却只有真爱永恒。
2导演:张艺谋
张艺谋1951年出生,陕西西安人。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在陕西咸阳市棉八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师。张艺谋是中国影坛最重要的第五代导演,亦是优秀的演员和摄影师。1999年,张艺谋拍摄了这部被视为既有自传性质又有对父母辈爱情回忆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优美的摄影和感人的爱情,让影片又获得诸多电影节的奖项。《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第50届柏林影展银熊奖
3 章子怡1979年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民间舞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她在第一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清纯演出,之后演出了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令章子怡蜚声国际,亦为她开拓了好莱坞的市场。首部进军好莱坞的电影《尖峰时刻Ⅱ》与成龙合作,并创出不错的票房纪录。随后她参演了香港的《蜀山传》及韩国的电影《武士》。主要电影作品:《英雄》、《尖峰时刻Ⅱ》、《我的父亲母亲》、《武士》、《卧虎藏龙》、《茉莉花开》、《十面埋伏》、《2046》等。
孙红雷1970年出生于哈尔滨,1997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98年凭话剧《三毛钱歌剧》获得了第1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孙红雷随后开始涉足影视剧,从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到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永不瞑目》、《征服》、《浮华背后》等热门电视剧都有广泛涉足。主要影视戏剧作品有:《我的父亲母亲》、《河流时光》、《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想变成人的猫》等。
4电影赏析通常又叫做拉片分析,就是根据各种电影知识,以专业的角度区分析电影,对电影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
电影赏析是影视评论学习的重要部分,是写好影评的重要前提。
赏析电影的基本要求:
1仔细观看电影。
2明白电影的内容,主题,人物关系。
3对电影进行解读(电影主题的设置,人物形象,电影符号等)。
4提出自己对电影的评价,并对电影进行专业的评论,写出论文即影评。
51韩剧如《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为什么能打动观众?
2你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3你认为这部电影和韩剧相比有什么特点?
6母亲乳名招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生子的父亲--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教师,她以家传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他的朗朗读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
终于,招梯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卡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降临了:骆老师莫明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为他做的晚饭蒸饺子没吃上,就被带走了。她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远行寻找初恋情人,瞎妈心疼的泪水阻止不了招娣的决心。她瞒珊上路了,却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执拗的招娣挣扎起身还要冒死去寻觅。恰在此时,骆老师意外地来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泪珠从她美丽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尽情地滚落。
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两个人一爱就是四十年,相儒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礼后,年迈的招娣在悲恸中又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那是骆老师自编的“识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气、读书识字、多长见识……招娣沿着当年的小路向学校走去。教师里,她的儿子骆玉生像当年的骆老师一样,以淳朴、清朗、穿越时空的声音在教孩子们读书。顿时,儿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现年轻盈巧的招娣穿着碎花红袄雀跃在让她走不完初恋的那一条小路上。
7整部影片采用的是插叙的方式。故事现实与回忆中完成叙述。插叙的开始并不是主人公也就是“母亲”的回忆,而是作为儿子的“我”的第三方的叙述,因此电影中的情节跳跃幅度较大,没有时间的限制,叙事过程中没有纠缠与具体的细节。这样便于叙事的流畅,也更加突出了而电影的诗性美。
请同学们思考:导演略去了哪些细节?
整部影片采用的是插叙的方式。故事现实与回忆中完成叙述。插叙的开始并不是主人公也就是“母亲”的回忆,而是作为儿子的“我”的第三方的叙述,因此电影中的情节跳跃幅度较大,没有时间的限制,叙事过程中没有纠缠与具体的细节。这样便于叙事的流畅,也更加突出了而电影的诗性美。
请同学们思考:导演略去了哪些细节?
1母亲为什么要坚持把父亲抬回到村里下葬?
2影片中母亲最多的一个行为动作是什么?这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有什么含义?
3母亲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织一块挡棺布?
1母亲和父亲在这条路上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关于等待,追求的故事。按照习俗,把父亲的灵位抬回来重新再走一遍这条路就是要父亲不要忘了这条路,不要忘了这条凝聚了他们爱情的路。这也是母亲陪着已是天人永隔的父亲再走后一次走这条路,这足以表现母亲对父亲的爱,表现母亲对他们之间这段爱情的忠贞和坚定。
第一次奔跑表现了母亲和父亲初次见面时激动的心情。奔跑前摄影师对父亲和母亲都运用了长焦和背景虚化(短景深)的慢镜头进行特写,不同的是对父亲采用追拍的手法,对母亲则采用静止的镜头,一动一静,暗示父亲从此进入了母亲的情感世界。这两个特写为母亲的第一次奔跑作了铺垫。母亲开始奔跑时用的是长焦加短景深从侧面(横向)追拍母亲奔跑的情形,背景稻草的高速后移意在表现母亲对父亲一见钟情的激动。然后经过镜头摇动由横向追拍变成从背面进行纵向拍摄,然后镜头慢慢从平视上升到俯视,把母亲的奔跑放到了群山环绕的背景之下,一直兴高采烈的跑过曲折悠长的路回到家中。
第二次奔跑表现了父母离别的情景。此处导演不惜浓墨重彩用了足足两分钟时间来刻画母亲得悉父亲离去的消息后携着一碗饺子追赶父亲的情景。与表现母亲第一次奔跑时用的镜头不同,这组奔跑镜头快速切换,大量采用平移追拍表现母亲心情的焦急,另外用了不少的原地摇动长焦镜头拍摄母亲由远及近再及远的奔跑情况,表现母亲不断寻找捷径追赶载父亲离去的马车,却像遥远得永远也追不上。
第三次奔跑表现的是父母久别重逢。因为当时母亲带病在身,身体虚弱,所以这次用了长焦慢镜头来拍摄母亲步履蹒跚地向小学跑去。慢镜头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延长母亲在镜头中跑步的时间来放大母亲在长久压抑后内心无尽的喜悦。
第四次奔跑出现在片尾处。采用连续叠化的镜头组接方式,使黑白与彩色、现实与回闪的情景交错呈现,重温了父亲和母亲从相见、相爱、相离几十年的情感经历,最终以一个定格的奔跑镜头作为全片的结束,使奔跑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
父亲是来村里教学生的,学校房梁上的红是父亲看了一辈子的一块布,是母亲亲手织成的。所以在父亲生前的教书过程中,始终有母亲在陪着父亲。在父亲去世后,母亲还是要坚持给父亲亲手织一块挡棺布,意图是一样的。此处仍然意在表现母亲对父亲的爱。
父亲是来村里教学生的,学校房梁上的红是父亲看了一辈子的一块布,是母亲亲手织成的。所以在父亲生前的教书过程中,始终有母亲在陪着父亲。在父亲去世后,母亲还是要坚持给父亲亲手织一块挡棺布,意图是一样的。此处仍然意在表现母亲对父亲的爱。
电影通过对母亲行为语言的表现,给受众塑造了一个勇敢的追求爱情,坚强的等待爱情,细心的呵护爱情的人物形象。我们在这个人物的身上看到的是勇敢,天真,质朴的性格特点。母亲一生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对幸福的追求,为了这种幸福母亲冲破了世俗的樊篱,承受了命运的苦难,生活的平淡,用自己的一声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也正是母亲这一人物的特有的品质才使得爱情更加的圣洁。如果说爱情是一块美玉,那么母亲就是来雕琢这块美玉的匠人。历尽磨难,年复一年的守候与呵护才使得爱情的美玉剥去了粗糙的外表露出最为高贵的内质!
请同学们想想,以此类比,我们怎样来分析父亲的形象呢?
父亲是一个城市里来的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时期来到这个小山村,并且为这里的教育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的教育,为了这里那个爱他的招娣,父亲放弃了城里的舒适生活,放弃了可能美好的前途,放弃了荣耀和金钱,将自己的生命都交托给了这个叫三合屯的村子。命运也给了父亲另一种褒奖:父亲在这里收获了爱情,收获了尊重,收获了桃李天下的芬芳,收获了那个死后最为豪华的葬礼。
色彩
音乐
电影符号
电影中的色彩采用的是彩色与黑白交替的方式。回忆用的是彩色部分,现实用的黑白的部分。
在回忆的部分中,黄色与红色是最主要的色彩;在现实的部分中,黑色和白色是主要部分。
问题:
1为什么回忆是彩色的,现实是黑白的?这与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中的用法是刚好相反的。
2回忆中的部分为什么主要的就是红色和黄色呢?
3年轻是的母亲的穿着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路:父亲和母亲的爱情的见证,寄托了母亲太多的记忆。
青花碗:
1母亲给父亲送饭,知道父亲第一个拿特意将碗放在长凳的第一个的位置。
2青花碗也是两个人的约定的象征。碗的摔碎隐喻父亲和母亲的分别,锔碗隐喻父亲和母亲还能重新见面。
发卡:爱情的信物。不经意间的丢失代表母亲的失落,爱情的苦难;最后在不经意间的失而复得隐喻爱情的峰回路转。
父亲:知识分子。
母亲:没有文化。
母亲→父亲=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文明的追求。
父亲和母亲的差异必然是两个人感情上的障碍,两个人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的差别没有是两个人的爱情出现裂痕。更加突出父亲和母亲之间爱情的圣洁。
父亲是城里来得先生,象征着文明、未来,更是爱情的化身;母亲是村里的靓姑娘,是爱情的忠贞追求者。
《我的父亲母亲》可以说是一部诗电影,在几乎没有什么剧情的空间里勾勒出对爱情的礼赞颂歌,象音乐一样,或者说象歌剧一样在一个非常优美的爱情旋律中跳跃着由情节、细节构成的音符,张艺谋就象帕瓦罗缔般咏唱着心中的爱情图腾。
我们在赏析这样的电影不仅要从专业角度来分析,也要培养欣赏电影的人文素养。从其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