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棍节后的刘小鱼:婚恋恐惧症

(2011-11-17 09:10:53)
标签:

黄鑫涛

爱情

婚恋观

婚恋专家

婚姻

婚姻关系

情感

深圳

分类: 觅爱学堂

 

 

                   光棍节后的刘小鱼:婚恋恐惧症

 

 

    刘小鱼是我认识的一个80后,她在深圳一家公司上班,白领,梳马尾辫,笑不露齿,有礼貌。光棍节的那天,28岁的她和男友吵了一架,然后,独自去看电影《失恋33天》。

    昨天,刘小鱼来找我,她说她和男友一谈到对婚姻,自己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有一种想离家出走的冲动。刘小鱼担心现在的男友是不是最适合她的人?如果结婚了,能不能白头到老呢?她担心结婚后总是吵架怎么办?结婚买了房后,遇到经济危机,贷款还不上了怎么办?她对这些未知的东西有一种恐惧感。

    显然刘小鱼是患上了婚恋恐惧症。什么是婚恋恐惧症呢?

    恐惧症是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但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却无法防止恐惧发作。

    “婚恋恐惧症”是一类很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是尚未走入婚恋生活的人们感到的一种无形的压力,常常表现为对婚恋生活有着过多的考虑、恐惧甚至逃避,很多人因此推迟恋爱和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现在有相当大一部分女性好好地谈着恋爱,说到结婚却视作洪水猛兽,也不是想一辈子当光棍,可就是对结婚没把握。这就是“婚恋恐惧症”的表现。

          http://s7/middle/8e9d20aegb1e3ed68eb86&690

     “婚恋恐惧症”产生有各种原因。有的人是家庭原因,有的父母经常在家里为了鸡毛蒜皮的琐事吵架,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埋怨、揭短,让孩子觉得结婚、成立家庭是件特别烦特别累的事。有的家庭因为第三者插足导致父母离异,母亲便会在孩子面前数落丈夫(或前夫)的种种不是,把男人说得一无是处,让孩子过早看到太多家庭生活的阴暗面,心灵蒙上阴影,认为男人都是不可靠的,对男性持有诸多偏见,甚至产生仇恨、排斥的情绪,对自己将来的婚恋生活也失去信心和期待。

    有的女性曾有过刻骨铭心的恋爱经历,全身心投入却换来锥心刺骨的伤害,受伤的心久久不能痊愈,总是无心无力再开始新的恋情。有的女性因恋爱或婚姻失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承受不起再一次失败,她们宁愿选择单身或同居也不敢迈进婚姻的大门。

    因上述原因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的女性数量众多,曾经的惨痛经历,使她们的内心特别敏感、脆弱、偏执、孤僻、情绪化和没有安全感,不相信爱情,也不相信男人。这些女性通常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避免再次受感情的伤害,她们钻进厚厚的壳里,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冷若冰霜地拒人于千里之外。

    外界社会舆论消极影响也会传染给当事人。现在,情感话题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每天的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博客、电台等等都少不了关于婚恋、情感问题的报道和探讨。纵观这些情感文章和报道,大多都是对恋爱和婚姻的消极描述,主题围绕着出轨、小三、失恋、流产、性骚扰、私生子、骗财骗色、闪婚闪离、婆媳关系不和等。不可否认,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当今社会中,传统的婚恋观在五光十色、鱼龙混杂的社会中发生异变,出现的婚恋问题相比以前更加复杂、多样、多变,而经过社会舆论的渲染,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被放大了,媒体经常就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进行各种讨论,尤其是网络上痴男怨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和发表各种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帖子、评论,这种社会氛围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恐惧。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行为特点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因此让很多人觉得婚姻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原本心理健全的女性也难免谈“婚”色变。

    意识不到婚姻意味着什么的人,根本就不会恐惧,很轻率地就可以结婚,遇到问题又很轻易就离婚了。而有些“婚恋恐惧症”患者恰恰与此相反。他们一般对自己很了解,但对婚姻过于慎重,他们会过于理智地考虑到结婚之后的情况和后果。他们对婚姻质量有更高的期待和更完美的要求,担心婚姻不能达到“白头偕老”的理想状态。她们大部分都是责任心很强的人。

    在另一部分恐婚者的内心,对婚姻、家庭幸福与否常常难以揣度,抱不确定态度。她们担心对方不是自己最爱的人!很多女性在婚恋关系中的恐惧来源于爱得不够,怕对方不是自己的最爱。真的值得为他结束这矜贵的单身身份吗?他是不是最适合我的人呢?他会爱我至世界末日吗?担心今天刚刚下嫁青蛙,明天就会遇到白马王子。实际上是因为她担心失去捡到最大的那个麦穗的机会。就这样左右摇摆,迟迟没有勇气结婚。

    如何克服婚恋恐惧症呢?

    在这个欲望肆意繁殖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稳定时,人们便会开始害怕“确立关系”,对幸福的安全感也随之降低,这个时代下的“恐婚”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恐惧感是因为他们生活中残留着各种来自方方面面关于“关系”的阴影,而不代表婚姻真的有那么糟糕。婚姻本身没有错,犯错的是我们自己。为了早日驶向幸福,这部分人应该主动寻求出路,慢慢地去树立一个积极的婚恋观。

很多女性在童年时目睹双亲日复一日的唇枪舌剑甚至家庭暴力,她们在受忽视、不安、创伤的环境中长大;或因看多了身边的爱情悲剧和不幸婚姻,让她们感觉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面临自己的婚嫁时,以往的经历或现实的教训使她们对未来的家庭无从把握,惧怕婚姻时间一长,夫妻也会有可能反目相向,重蹈父母或他人的覆辙。 其实,爱情本来就是两个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修养等方面不相同的男女心灵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在人生观、婚恋观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的交流、磨合,最后走进婚姻。也就是说婚姻中肯定会存在冲突的成分,但是不能因噎废食,过于放大过往的经验和经历,那样会遮盖婚姻原有的幸福景象,长此以往,会丧失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良好的婚姻能够抚平你心中的伤痛。很多单亲家庭长大的人,特别害怕结婚后又离婚,害怕婚姻给自己再次带来伤害,所以干脆拒绝婚姻。她们一方面对婚后生活的“走向”过分忧虑,恐惧婚姻的失败;另一方面,对对方某些缺点在成家后能否改变、自己能不能适应等心存疑虑。

    婚姻是爱情的延续和升华,没有婚姻的保障和约束,爱情将面临更多变数,更加难以长存。世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风险,婚姻也不例外。正如周国平所说:“再好的婚姻也不能担保既有的爱情永存,杜绝新的爱情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要因为担心未来潜在的变数,就把眼前实实在在的幸福拒之门外,风险并非不可控制。

    其次,婚姻是需要夫妻双方悉心经营的,别以为一张薄薄的证书,一场美美的仪式就能全部搞定。首先要摆脱对婚姻生活的幻想,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与奢望,不要认为爱人样样都要好,完美无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家庭的诞生意味着负担的加重,意味着双方都要为家庭尽力尽责。假如一个人缺乏责任心,那么他就很难真正进入婚姻的角色里面。须知,婚姻的甜美是自己甘心为他吃苦受累而赢来的,是互相的奉献,共同的营造。你在婚前就要有为爱人、为未来的小家庭甘心吃苦受累的决心,要做好宽容和谅解对方缺点的准备。

    你可以尝试去承担。在步入一段爱情生活的初期,单身惯了的人可能会有许多的不习惯,比如讨厌两人天天相对,讨厌生活琐事,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轻言放弃。不妨为自己设定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时间段,在这期间去尽力承担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度过心理适应期后,你对爱情与家庭的信心,一定会飞快增长。

    另外,婚姻并不意味着你将失去自由。恋爱和婚姻只是对你的情感有所约束,你们还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有各自的追求和空间。最重要的是,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能让你在工作疲惫的时候有个休憩的港湾和坚持的理由。(黄鑫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