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信息也分事实、真相、流言、谣言……
初见“取消985、211”的消息是电脑右下方qq弹窗,再见这个消息是一大波微博辟谣:“@微言教育:不存在废除985、211”。一周之内,笔者接收了同一件事的两个版本,或者说是同一事件的两种说法,真心也是醉了。好奇无奈之下,追本溯源用知微挖掘了该消息的传播过程,通俗点说就是:这个谣言是咋造起来的?
仿佛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似乎该信后一个消息版本,也正如“保持新闻真实性就是不停地报道”。But,新近的信息就是真实的吗?“新”也是相对的,“旧”也不意味着就是不实消息。取消985、211就可以当作一个案例来解读。
谣言是怎么造起来的?答案是:对内容的弱把关 强渠道的放大效应。
取消985、211内容变异:张尧学讲话录音——张尧学讲话录音文字版——中南大学官网报道——WeEdu牵强解读——其他媒体、平台重设标题误读——微博用户等大众各自变异解读——@微言教育辟谣。
取消985、211渠道叠加:现场面向学生传播——中南大学官网——WeEdu——各大媒体——微博等平台。
个人言论——官方新闻——行业新闻——诸大媒体新闻——平台新闻。
整个传播过程中,内容和渠道相辅相成,一步步推动消息的误读升级和曝光升级。究其而言,关键原因是把关人角色弱化,未能在各个渠道启动前进行有效的信息核实。关键节点如:中南大学官方新闻发布者、WeEdu编辑、各大转载媒体编辑、平台编辑、社交媒体用户。产生此等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猜测如下:对他者公信力的高估、自身有核实信息的惰性、对消息内容的漠视、对受众的无视。
诸位看官如真有耐心已看到此,也请接受一个好心的建议:下次再看到虚虚实实的信息时,烦请核实下再传播,没有人愿意做谣言的接盘侠,相信也没有人会因为误传谣言而自豪。
帝都雾霾真糟心,出现个APEC蓝大家都开心。谣言、假新闻、不实信息,也是信息世界里的雾霾,但大家还是都喜欢水晶天是不?
Have a nice weekend!愿下周没谣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