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瓷笔记(二):清初古陶瓷的“二层台足”

标签:
转载 |
http://s5/mw690/001N4xKwzy7mVnv9EGge4&690
http://s4/mw690/001N4xKwzy7mVnv0t5F23&690003
清初时瓷器常见“二层台”足。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一般台面与外足墙呈90度角,台面不施釉,从侧面看呈“一条白线”,这种修足俗称“二层台”足。本人收藏的康熙青花瓷底足残片,可以看到“二层台”工艺特点(见图一、二、三)。康熙时期瓷器这种修足工艺已大量流行,在2005年东海平潭“碗焦一号”出水瓷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瓷器使用“二层台”足。“碗焦一号”出水瓷器经专家鉴定是一批外销的景德镇民窑产品,年代为康熙中期(见图四、五、六、七、八)。
“二层台”足工艺除了景德镇民窑瓷器使用,官窑器也使用。器型以立件为主,罐、炉、凤尾尊、花觚等,也有小型的粉盒类。“二层台”足有高足,也有低足,有宽足也有窄足。康熙以后也有用“二层台”工艺修足,制作工艺没有康熙时期精湛。
http://s4/mw690/001N4xKwzy7mVnwXlej53&690
http://s12/mw690/001N4xKwzy7mVnx96sz2b&690
http://s16/mw690/001N4xKwzy7mVnxbZG73f&690
http://s14/mw690/001N4xKwzy7mVnxuM5D9d&690
http://s8/mw690/001N4xKwzy7mVnxloLd9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