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阳春三月杏花诗

(2013-03-25 08:53:59)
标签:

文化

分类: 海诗文丛-散文集锦

                    

                                   阳春三月杏花诗

                                                 http://s1/mw690/002BS5Qnzy6QQDoybTy30&690



http://s1/mw690/002BS5Qnzy6QLJ670Bi50&690

http://s6/mw690/002BS5Qnzy6QLIGOeQB45&690



http://s11/mw690/002BS5Qnzy6QLHgcVNoda&690

                                                                                             

   杏树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树种,它不仅果实鲜美,而且花朵鲜艳诱人。阳春三月,杏花怒放,似霞如锦,使得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留下许许多多地赞美杏花的诗文。在众多的吟赞杏花的诗文中,最具涵义的要数北周时期著名诗人庾信。他在小诗《杏花》中写道:

                             杏  花  (北周  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这首杏花诗以色彩美丽见长。春色盈野,翠绿的杏叶衬托着艳丽的杏花,密密层层,掩映着散落的村庄和雄伟的山城,象神话中的仙境一样优美斑斓。诗句中的“翠英”,“翠”即指绿叶,“英”即是杏花。“村坞”为村庄。诗的最后一句甚为奥妙,“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红琼”为赤色的美玉,此处喻指杏花。看,诗人轻轻地折下粉红色玉片似的杏花,将它放进金色的盘子中,用来招待宾客。杏花与金盘交相辉映,美妙异常,这是一幅多么喜人的丽景啊。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把那么艳美的杏花从树梢上折断下来,招待客人,着实令赏花的人感到有点遗憾。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中政治仕途坎坷跌宕,遭遇过许多磨难,到了暮年,虽爱国壮志不减,发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豪情,但终归年老体弱,精力难支,只能靠写诗来抒发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他在《临安春雨初霁》诗中,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诗曰: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陆游到临安作客时写的一首即景诗。诗的第一行中,“世味”指人世生活的味道;“薄似纱”形容人情的淡薄。“京华”即京城,指当时南宋首都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人情世态的淡漠心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两句诗,却直接描写了春日杭州的美丽景色,形象地勾画出杏花春雨江南的重要特征及乡土人情,展示给人们一幅情景交融的鲜美的民间风俗图画。而这两句诗从此也成为后世喜爱诗歌的人们争相传诵的佳句。该诗的后四句中,“矮纸”指一张小纸;“斜行”指歪歪扭扭地写;“作草”为写草字;“晴窗”即明亮的窗前;“细乳”这里是指沏茶时水面上浮起的白色泡沫;“分茶”即品茶。这四句诗描写诗人陆游作客杭州时,夜间坐在小楼窗前,品着泛起白色泡沫的茶水,在一张小纸片上,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地写着诗文,双耳静静地听着窗外滴滴嗒嗒的春雨声,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明天早晨小巷深处花农叫卖杏花的动人情景。想到自己清明节前可离开杭州回到家中,路上不怕风尘会刮葬自己的洁白的衣服而叹息。纵观全诗,表达出诗人对临安(杭州)南宋王朝当时政治的龌龊不堪,十分厌恶,突现出诗人忧心祖国,热爱家乡的高贵品格。

    爱国诗人陆游还写有另外一首赞美杏花的诗作,是他骑马春日郊游时在马背上口作的一首诗。诗文如下:                            

                                  马  上  作(南宋 陆游)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这是一首春游马上口占诗。在雨过初晴田间小路上,诗人骑着马越过小桥,阳光穿过薄薄的灰色云层,湿润的田园里泛起片片淡绿色的云气。碧绿的杨柳是遮不住满园春色的,一枝粉红的杏花已伸到院墙的外沿。从地上到天空,从树木到花卉,都仅仅地扣住杏花春色这一主题,给人极其鲜明的立体感。该诗在布局谋篇中,采用了层层推进与交相互应的写作手法,因春雨初收,才有淡日穿云的景象;因杨柳不遮,红杏才能出墙。诗人陆游把诗中的雨,日,云霭以及绿树和杏花都描绘的生机盎然,绚丽多彩。

   北宋著名诗人欧阳修也写过咏杏花的诗,他的杏花诗短小精悍,轻盈灵动,诗味冗长。他曾写过一首和梅圣俞的咏杏花诗。梅圣俞字梅尧臣。

                                和梅圣俞杏花(北宋 欧阳修)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该诗前两句意思是,谁说梅花开得最早?开在年终哪里能算春天呢?“残年”这里指年尾。后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只有杏花开得最早,独自占据了美妙的春光。梅花怎能比得上杏花呢?诗句中的“艳风日”,是风日晴和的艳阳天气,此处指春初杏花盛开的日子。“芳辰”,花木茂盛的季节。欧阳修这首咏杏花的小诗,开头两句并未直接写杏花,而是“借物发端”,用设问句式从论梅起笔。后来两句本应直接写杏,但仍为点出主题,而是用形象思维方式,赞美了杏花的凌寒怒放与独占春光的娇美艳姿。前人多把报春之功归之于梅花,而在欧阳修的这首小诗中,一反旧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报春应该杏花早于梅花。此诗读来确实使人有新颖别致之感。欧阳修还写过一首咏杏花的小诗《田家》,只是与上首略有不同,读来也别有趣味。诗如下:

                                   田  家 (北宋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农村景色的诗。作者从平原上高矮不等的碧绿的桑树,写到赛罢田神高兴而归的农夫;又从桑林外身着暗灰色的斑鸠,在绵绵春雨初歇后云开日出时的鸣叫声,写到在诗人居住的屋顶上刚刚升起的太阳,以及屋旁彩色斑斓的簇簇杏花。从环境槪貌到人声笑语,翠绿的桑林,广袤的平川,潇潇春雨,鸣叫的斑鸠,矮矮的农屋,初升的太阳,繁花似锦的杏花,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江南农村的美丽画卷。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此诗语言清新明快,潇洒自然,韵味无穷。

  古代吟咏杏花的诗人中,既有以杏花表达喜悦心情的,也有借此发泄郁闷失望之意的,更有借杏花抒发壮志豪情的。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写的《山陂杏花》即是以诗明志的代表之作。

                             山陂杏花 (北宋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陂”(bei)即池塘。“北陂”是诗人住家北面附近的一个小池塘。诗的前两句中,诗人则重写景,水映杏花影,杏花傍水开,杏花与水中倒影各占一份美妙的春光。“绕花身”指池中春水四周环绕着艳丽的杏花。后两句诗是诗人借景抒情。纵使杏花被春风吹落清池,也绝胜委身泥沼,在南边小路上被碾成尘,遭受践踏。此处用来比喻作人既使处于逆境,也绝不能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诗人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在坚持政治改革中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和决心,宁为推行新政化为雪,也决不退让求全,表现了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与道德风范。

   唐朝诗人王涯写的咏杏花的诗,小巧灵盈,清新明快,别具一格。王涯,字广津,太原人。他是唐代贞元年间进士。喜写五言或七言绝句,全唐诗中收录一卷他的诗。下面把他写的《春游曲》展现给大家。

                                    春游曲 (唐 王 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诗句的“新开”即刚刚开放;“深浅色”指杏花时的深浅不同的颜色。这首小诗节奏明快,音韵清新,易记易读。诗人岑参曾经写过“忽如一也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吟雪名句,而王涯在这首小诗中写的是新开一夜风,万朵杏花开。一夜春风吹过,江边上的千棵万株杏树,竞相绽蕾开放,出神入化,境界迷人:春风轻拂,水波不惊,江边杏树盛开出千千万万深色或浅色各不相同的艳丽的杏花,映照在一江碧水之中。杏花染红了江水,江水滋润着杏花,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诗人不失时机地把这壮美景色用诗句描写下来,向人们展示了无限的春情与美意。

  自古至今描写杏花的诗文有许多。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有“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诗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清明》诗中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妙句。宋代诗人张良臣在《偶题》诗中有“一段好春关不住,粉墙斜露杏花稍”佳句。另一位宋代诗人王禹偁写杏花的诗更是别具一格,他在描写春风吹落杏花的情景时写道“十里濛濛杏花飞”,多么诱人的壮丽景象。。清朝诗人丁澎在《见燕》诗中有“杏叶新阴拂女墙,风吹小燕过池塘”句。而清朝诗人萧雄也有“山北山南杏子多,更夸仙果好频婆”诗句。赞颂杏花的精美诗文的确不少,而为读者最熟知的杏花诗文,当数南宋叶绍翁的那首《游园不值》,该诗既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写出了诗人游园不值的失落感,以及见到春光外泄的杏花时的喜悦心情。此诗读者都很熟知,本人不再作过多的解释。现将该诗抄录如下,作为结尾: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http://s7/mw690/002BS5Qnzy6QQDCjUUu7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