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十二)

标签:
文化收藏杂谈 |
分类: 文萃 |
时光润色//古玉拾趣(二十二)
(续上)
模糊到什么程度呢?
2020年有媒体报道,某县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决定举办“祭孔大典”。为了把这个大典搞出名堂,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各部门倾力投入,特别邀请省里分管文化的领导亲自指导,花血本进行策划、设计、排练……诸事皆备,“大典”那日,红毯铺地,锣鼓喧天,县委书记、县长亲率一众干部全数按等级穿着清朝的补丁官服,煞有介事的列队步入会场向孔圣人塑像鞠躬礼颂,就差没有分执八旗了。
这几年见过多场“汉服”表演,大部份都是稍微改装一下的戏服,剩下部分是把旗袍当汉服了。
影视剧里头的情景就不胜枚举了,比如唐代的戏里摆上一组青花小酒杯什么的,屡见不鲜。
说到唐代的戏,里头的女子清一色的丰乳肥臀,且清一色的酥胸半露装,“绮罗纤缕见肌肤”。有木有搞错?审美归审美,唐代女子就不能有点苗条的身段?再者了,露胸也仅限于贵族女子、歌舞伎的特权或特需阶层潮流时尚,平常女子哪里能够随便露?那时一套露胸装多贵多难剪裁知道不?
平民女子烧火做饭烟熏火燎、种地推车带娃把尿,一年到头都攒不下几个铜板,穿露胸装?想太多!
再再者,把他老爸的妃子纳为自己的妃子、造就中国历史上正儿八经的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唐高宗李治同学,还曾两次公开“禁露”。
古装剧中一古脑儿的“露”,只是现代人妄追古代人的时髦,想当然而已。
(待续)



















“一是斋主”:
诗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评估师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艺术品一级鉴定师
孙瀛洲古陶瓷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网高级鉴定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