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润色//古玉拾趣(十)

标签:
文化收藏 |
分类: 文萃 |
(续上)
也就是说,妇好墓出土的玉件经过了玉工目检,认为其中“多为新疆青玉”。但对这一墓葬出土的755件玉器中,具体有多少件属“新疆青玉”,语焉不详,似乎至今未给出数字和数据。
你很难想象,我们的考古是这么定结论的,不过不要紧,因为今天对矿物的机检并不困难,或许只是我们至今“尚未机检”或只是尚未查到资料而已。
新疆在武丁时期其地域概念是怎样的?
新疆都有哪些地方产玉?不同地域所产的玉的特性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还是说,新疆只有和田一地产玉?
我们现在在传统认知上的“青海玉”“昆仑玉”“俄料”等在肉眼辨识中容易误认的玉石,与“新疆玉”在古代认知上存在什么关系?与“和田玉”又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多数是新疆青玉”的论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缺乏严谨。
武丁伐鬼方,跟新疆或新疆玉更或和田玉没有关系。
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是不是“新疆青玉”更或狭义“和田玉”?在未经成份检测(最好能够确认矿产区)的情况下,千万别听鉴定专家瞎咧咧。
历史是人写的,但不是专家写的。
(待续)
附图:








“一是斋主”:
诗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评估师
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艺术品一级鉴定师
孙瀛洲古陶瓷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网高级鉴定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