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课本复习——《阿房宫赋》

(2012-09-21 17:03:11)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三复习

《阿房宫赋》复习课教学讲义

                          课前预习学案

一、重点复习下列实词:         可怜 

二、重点掌握下列虚词:      

三、重点关注下列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句

四、默写重要句子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3、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

4_______________,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5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同步导学

一、重点实词(解释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句子)


1、蜀山,阿房出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

3、各地势,钩心斗角

4、盘盘焉,囷囷

5、复道行空,不何虹  

6、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7不知其所之也

8、六王毕,四海          

9容,尽态极妍

10、缦立远视,而望

11掠其人    

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3、奈何取之尽锱铢  

14、戍卒叫,函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5、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16使六国各其人


二、重点虚词(解释加点字词的用法及含义,并口头翻译句子)


1、盘盘,囷囷

2、缦立远视,而望幸

3、缦立远视,望幸焉

4、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

5、后人哀之不鉴之

6、杳不知所之也

7、使六国各爱

8、辞楼下殿,辇来

9、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10、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11、一人心,千万人心也

12、奈何取尽锱铢


三、翻译句子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四、阅读课文,完成1-2

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A.①六王(完了)  ②蜀山(光秃秃) 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咸阳(趋向)②廊腰回(萦绕)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①雷霆惊(突然)②而望焉(宠幸)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①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     )

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C.虽董之以严刑                     D.不拘于时,学于余

课后巩固训练

一、关注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翻译句子。

1、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2、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4、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5、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6、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8、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9、宋何罪之有?(《公输》)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11、唯命是从。

12、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3、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二、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君何以知燕王?
C
.重为乡党所笑
D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三、翻译下列语段,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

心不在马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1,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3。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4 此君之所以后也。

 

 

四、理解下列语段,关注重点词语和句式。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阿房宫赋复习讲义答案

课堂同步导学:一、略;二、略;三、略;四、1C3使:假使。)2D(例句和D项都为被动句)

课后巩固训练:一、略;二.B(宾语前置;A状语后置; C D被动句)

三、翻译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不久就和王子期比赛,赵襄主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并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真本事都交给您了,是您使用的不恰当。凡驾驭马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马上,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 国君您在落后时就一心想快点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被我赶上。其实驾车比赛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 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赛输赢上,还有什么心思去注意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

四、翻译

   董叔要娶范献子的妹妹祁为妻,叔向得知后劝他说:范家富有,最好取消这门亲事。董叔回答说:我想通过婚姻关系攀富结贵。结婚之后的某一天,董祈到范献子那里告发说:董叔对我不恭敬。献子就抓来董叔,把他绑缚在院里的槐树上。恰好叔向经过庭院,董叔就央求叔向:您何不替我说个情呢?叔向对他说:你想求,这不已经系上了吗?你想求,这不已经绑起来了吗?想要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还要请求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