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的确,当今社会,拥有一个不错的身高,可以在择偶和就业上占据优势,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么,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长的更高?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个人的身高取决于他的骨骼发育,与脊柱和下肢长骨(长管状的骨)长度直接相关,其中下肢的长骨又是影响身高最主要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在长骨的骨干(长骨中间部分)和骨骺(长骨两端的膨大部分)之间有透明软骨,这部分透明软骨被称为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使骨不断加长。青春期过后,骺软骨慢慢被骨取代,直到最后完全转化成骨结构,骨骺线闭合,骨骼也就不再生长了。
饮食该注意什么?
骨骼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钙,饮食中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和钙,是维持骨骼正常发育,促进长高的关键。鱼、肉、蛋、奶和大豆中都富含优质蛋白,奶类、大豆和绿叶菜则富含钙,这些食物要充足。
尤其是大豆制品和奶类,同时富含优质蛋白和钙,是儿童和青少年身高增长不可或缺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普通成人每天40g左右的大豆制品(以蛋白质算,约相当于130g豆腐,或800毫升豆浆),饮奶300g(约300毫升)左右或相当量的其他奶制品。
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奶类摄入量只有26.5克,其中城市为65.8克,农村只有11.4克。摄入量均远远低于膳食指南推荐的300克。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也指出,目前我国居民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居民钙平均摄入量只有389毫克,而青少年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每百克奶类含100毫克以上的钙,每天只有保证300毫升以上的牛奶,平时再注意增加大豆制品和绿叶菜的摄入,钙的摄入才能满足需要。
多运动,尤其是户外活动
运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当我们活动时,骨骼会承受各种运动负荷的刺激,促使骺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有利于骨的生长。同时,户外活动,可以更多的接触阳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皮肤可以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钙沉积。
如今的人,上下楼有电梯,上下班开车、地铁、公交,回家后,手机、电脑、电视相伴,一玩就是几小时,根本懒得去运动。儿童青少年学业负担重,白天上课,回家还有一大堆作业,好不容易放个假,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又接踵而来,运动成了多数人的奢侈品。
所以,对于儿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抽时间就陪孩子一起去运动,或者一起去旅游,这样一家人都获得了运动的益处,孩子长的更高、更健壮,家长骨质疏松和慢性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还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充足睡眠少熬夜
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的生长,而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上21点到23点,因此应该让孩子尽可能早睡。
可现在的孩子白天学习压力大,晚上好不容易有了自由时间,就疯狂的玩游戏、看电视、刷微博,熬夜现象很普遍,经常这样熬夜会不仅影响身高增长,还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影响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