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它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它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教师设置、组织游戏的能力,我园于2012年5月7日进行了角色游戏的调研工作。本次调研以指定班级即小九班、中八班的集中调研展示为主,参与调研人员由园教研部门统一指定。本次调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游戏的准备、教师的介入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游戏的推进。另外本次调研一改原来看一看、记一记的方式,将程序设计如下:1、观摩相关班级组织的角色游戏。2、由指导教师对游戏目标、准备、推进、指导、反思进行讲解。3、调研人员进行记录分析。4、参与游戏研讨。5、整理本次调研所有资料,撰写调研报告。
通过观察、分析、记录与研讨,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
游戏环境的创设能够保证游戏安全、有效的开展。中八班、小九班的教师对游戏环境创设得较为丰富,成品、半成品玩具、材料的准备比较充足,让孩子们尽情表现角色,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室内室外有机结合,相互留有足够的空间,且不会产生干扰。
二、教师相互配合,关注指导过程。
在游戏指导过程中,班级的两位教师都能做到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关注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并能做到及时介入与指导。
三、提供材料与内容,有效推进游戏。
从指导教师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游戏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策略,如中八班的茶吧外卖;小九班娃娃家游戏的“做客”环节等,说明教师对游戏的推进还是有一定的思考的。
问题与建议:
1、要突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支持者和参谋者,而不是指挥者、命令者。
在角色游戏中,应让幼儿成为角色游戏的主人。如确定游戏主题、选择材料、选择角色教师应该学会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游戏。
2、要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对游戏的设置及推进作进一步考虑。
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他们对于游戏的兴趣、持续的时间、游戏内容的选择都是不同的。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即使环境创设得再好也吸引不了幼儿的注意力。因此,老师们要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设置游戏内容。
3、要细心观察,把握介入时机,运用正确的指导策略。
教师要学会倾听幼儿的对话,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游戏中幼儿间的关系、角色与材料间的关系、幼儿对游戏的态度、游戏持续时间、幼儿外部与内心的表现等,不断提高教师对游戏的观察质量,以此来把握介入有效时机。
可运用间接的指导方法,如: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教师以角色身份影响游戏或参加游戏;回顾以往游戏中的做法;提出假设;以及观察,示范,鼓励,表扬,讨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
4、要制定游戏计划,有针对性地逐步推进游戏的深入。
每学期初班级的两位教师要根据本班孩子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方案。另外每个年龄段每学期重点推进1-2类游戏,并在每月初写好游戏推进计划。
老师们要牢记: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还孩子们真正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