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多说话
(2024-10-21 19:20:16)今日,医学专家,特别是老年健康工作者,讨论老人健康长寿的,越来越多。其中有一篇《靠谱的理念》文章说,为了对付70岁以上老人最厉害的杀手,有一个对策,就是,老年人必须多说话。
《靠谱的理念》文章中,不惜篇幅说了老年人多说话的三大好处。这里就惜点篇幅,不引用了。反正,这些好处,不说,估计大家也会感受到。我身边就有傅姓、艾姓、钱姓3位过了80的老先生和老妇人,说话就很多。这三位老人,路上遇见了老职工老同事,说起话来,就没有个完。他们从来不知道别人有急事、急着要走呢!从这3位说话多的老人身上,很容易感受《靠谱的理念》文章中所说的老年人多说话的三大好处。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老人多说话呢!
要看到,当今社会,老年人也没有多少场合可以多说话。在私人空间里,就是在与老人共同生活的亲人私秘空间里,老年人也没有多少说话的空间。即使老人说的是满口的合理的没有措的或也挑不出大错的话,很多老人也没有多少公共空间和亲人私秘空间说话。
这不用追究哪个人的责任,这有多种的社会原因,总的说是社会的代际关系的原因。
有的是代际间的经济厉害关系,就是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间,如果有晚辈亲人太陷入贪婪金钱的行动里面去了,拔不出来。装哑巴不说尚可,贪婪迷恋金钱好处的晚辈一张口就要动拳动刀了,甚至要人命了,作前辈的老人只有忍着闭口不说。
有的亲朋好友,或由于学历不同,或由于职业经历不同,或由于文化素养不同,或由于习惯兴趣爱好不同,彼此间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再加上“祸从口出”的古训,就干脆、公言私语,金口难开、守口如瓶、不言不语不说话了。
如,有对夫妻,包办婚姻,一个来自特大城市,一个来自山区农村;一个喜读书看报、舞文弄墨,一个或喜种花生白薯、养鸡下蛋,或掼蛋、打麻将;一个只会在课堂上教学生学历史地理,传授一点知识,一个则最终混了个副处长。说那时结成夫妻的是先结婚后恋爱,可这对夫妻结婚几十年了,也从来没有恋过爱。你说这对夫妻一起生活有没有感情?
这对夫妻,从来没有感情。既没有感情基础,又不见感情的进步。
于是,有的夫妻,不说话时,感情虽不是很笃、很深厚,也说得过去;碰上非讲话不可的时候,两人就吵起来了。吵起来,多没有里子、面子,老夫老妻,干脆就闷声不说话了。
在很多场合,老夫老妻尚且都不讲话,做女儿做媳妇做妈妈的女子,做丈夫做女婿做父亲的男子,也自然说话就不多了。
还有,有的老人与他人间,因为“”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怕话不投机,就不说话了的;有的老人,还因为”冷言一句三春寒”,怕不会说话,弄个“三春寒”也不是个事,甚至弄个“六月寒”更不是个事。所以他们也就干脆不说话了。
更毕竟,历史上也还有过“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悲剧,一些老人不忘历史教训,就干脆更不说话了。当然,因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教训而不说话的毕竟是少数,也不能不考虑怕“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原因。
如此,人老了,叫老人怎么多说话?
但是憋不住要说话的老人,也自有老了多说话的办法。
一个办法,自言自语。用写日志记日记的办法,自言自语。
写日志写日记,不是为了给人看,是只留着给自己看的。日记当然只是给自己看的,因为有自言自语的好处,有人就坚持记日记了。水平不高的日志,更因为也有自言自语的好处,写日志、杜撰日志,也就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了。
有一个人,老了,就开始杜撰日志了。日志杜撰完了,就送上网。他知道,他自己是个小人物。他更知道,小人物杜撰的日志,水平有限,送网上,既不会有人读,更不会有人评论和点赞。就是这样没有人读、评、赞,他还是坚持写日志。而且,越写越多,写不完,送网,也来不及送。到目前,这位老人每隔几天就把一篇日志送网上了,就是这样的送网速度,他还是有已经杜撰完了的日志还没有来得往网上送呢!他坚定地说,他坚持写日志的目的,本来就不是网上网下给人读给人看的,本来就是在电脑上给自己读自己看的,本来就是为了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的。
每当晴天,启明星还高悬太空。天还蒙蒙亮,可以说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老人就开始自言自语了。他乘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自言自语思考身边的问题,准备日志题目,拟日志提纲,脑子中来回收集拟写日志的素材,等待白天再书写杜撰新的日志。到了白天,打开个人电脑,就开始书写杜撰日志了。由于在还夜深人静时候就构思了新日志的框架,白天杜撰一篇日志就不十分费劲了。
写日志,说是自言自语,实际也不是自言自语。写日志,不管文笔深度的深浅,在网上发表了,也都是在网上说话呢!杜撰日志,也算跟人说话了。
写日志,自言自语,是很多老人多说话的一个重要方法。
有些老人,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和途径多说话:
没话找话。为了多说话 ,可以没活找话。
对陌生人,没有什么话好说,有人就没话找话跟陌生人搭腔说话。
如,见到某人,提篮买了菜,你可以没话找话问提篮人:买菜了?买的什么菜呀?不要嫌贵,卖鱼肉吃,卖好菜吃,吃好了,身体才好。身体吃好,最要紧。
本来是没有话说的,这一开闸说话,这一些没话找话,挺关心人的,挺暖和的,要说的话就多了!
明知故问
如,听人口音,大概知道某人是某大地方人,从身体外形和行动姿态,也可以大致知道某人年岁大约多大。这些,你都可以说知道了。这时,你可以采取明知故问的方法多说话。
如,您可以随口问:你是哪里人?你贵姓,您高寿?
问到家乡,故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扯起家乡,话就多了。
问到高寿,你尊敬他,他也会尊敬你,话自然也多了。
可见,明知故问,的的确确也是多说话的一个好方法。
插科打诨
如有人在谈话,有人在旁边听,听的人,听到高兴的时候或听到入门的时候,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开个玩笑逗乐,引人发笑,就是插科打诨。
一次,一位老人听两人侃大山。侃大山当中,这位老人插话:你说的是你们领导?
侃大山的一位回说:不是我们的领导,是他的老婆!
老人奇怪:老婆也是领导!
老婆管我的工资,管钱。管我们的,都是领导。
下面是一阵绘声绘色的笑,笑声中,难免不说很多话。。
好为人师
碰到比自己年轻的人,好为人师,也是年纪比较大一些的人多说话的一个有效方法。
一次,一个老人遇到一个父亲卧病在床、靠母亲摆地摊卖小菜维持生活供他上学读书的陌生大学生,大学生是高分考进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母亲每个月给他2000元上学,学生省吃俭用,每个月只用千余元。这个老人退休前是位老师,他认为说话的机会来了,就跟这位新大学生又当起了老师:吃饭不能省钱,吃好点,把身体搞好,身体好比学习好更重要。另外,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把英语、数学学好;英语是将来发展的基础。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你,学计算机专业,一定还要把VC或C++学好。
新大学生只点头,这个老人享受了说话的快慰。
与童对话。童言无忌,孩子说话不必忌讳,即使说了不吉利的话也无妨碍。而且小孩子说出来的语言幽默生动,常让人捧腹大笑。
一次,一位老人路上碰见一个可爱的小孩,老人跟他用因英语打招呼 “Hello”!
小孩也回老人一个:“Hello”!
老人发觉这个小孩不错,还会英语,就继续跟小孩说: “How are you”?
小孩竟跟老人说:“Fine,thanks ”
老人觉得小孩挺懂礼貌的,更十分可爱。
最后老人说再见以后,小孩竟说:“老爷爷,再见”!不仅说爷爷再见了,还要在爷爷前面加一个“老”字。老人捧腹笑,在孩子眼中,我真个是“老爷爷了”!
小孩说话真动听!
跟儿童为伍,跟儿童说话,其乐无穷。
¨¨¨¨¨
老人有这么多的说话途径和机会,何愁人老了不会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