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何教授
(2024-10-07 15:12:12)何教授很有学术成就,很有名气。何教授,早年就写过一本一个专业领域的专著,这本专著是我国高等院校出版的第一本该专业的专著。该专著出版以后,影响很大,被我国很多大学作为大学教科书采用,还被很多学者用来研究该专业的一些科研问题。
因此教授在他所在的学术领域很有名气,在热闹评专家教授职称的时候,何教授常常被聘请为校外评委。因此就听说了何教授当评委的一些故事。
有一次,某大学送一个人的材料给何教授评阅。何教授对送材料的人说:啊,是他要申请当教授,我早知道此人,他调到你们学校了?他调到你们学校可不是好事。他原来在那个学校被全校老师称为“闹药”。原来那个学校,为评他这个教授,闹的整个学校不得安宁!,“闹药”是当地的地方话,意即这种药是要药死人的药。
又一个要混上教授职称的教师,把自己的业绩申报美化一番,自己上门送到了何教授家里,。何教授不客气的把这个教师,推出门外:你把材料拿回去,交给你们的评职称的机构,叫他们把你的材料送来!评职称,哪里有自己送材料的!
评教授,要交论文代表作,代表作要有专家教授评语,有甚者,一个更想混上教授职称的教师,竟然自己操刀着笔。自己给自己的“代表作”写上了评语,自己操刀着笔的评语上,自然都是“首创”、“世界一流”、“填补空白”的美言字样爬满了评语稿纸,要何教授照抄不误,冒充何教授的评语上交评职称的机构。何教授原样退回,跟评职称的机构办事人员说:这个评语是这位教师自己写的,不用我操劳了。
被聘请当评委,当然是一种荣誉。何教授没有评委专车,聘请单位也是要派小车接送的。
何教授常常跟办事人员说,不要派小车接送了,就几步路,走走,也锻炼身体。
有时,参加评审会的时候,来回路程比较远。非乘车来回不可。何教授,也不轻易让用人单位派车,甚至也不打的叫出租车,而是乘公交车代步。
那时候的公交车,有两种,一种是上车要交1元的专线车,一种是上车只要0.5元的普线车。何教授是尽量多乘普线车,少乘专线车。何教授幽默地说,,站在普线车上,比坐在专线车上,舒服!
评委何教授的这些故事,只说明了。评委何教授,有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