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的“过早”微行为
(2024-10-02 17:35:51)还是2013年4月7日的时候,我草过一篇《记录一个年青人的微行为》,写一个年青人乘火车的微行为,赞扬信息世界微风劲吹、微风盛行,一个“微”字竟描尽了如今的一个大千世界。
十个年头过去了,不仅“微”字“微度”不减,微风更劲吹、微风更盛行了。现在哪有男女老少不玩手机微信的?有了智能手机,再加上玩微信,信息世界,好像比十年前更微了。
不信,这里再记录一个青年学生的“过早”微行为,即记录一个青年学生吃早点时的微行为。武汉人把吃早餐叫“过早”。
那天,6:30的时候,依老年人的早起惯例,我就进学校食堂“过早”了。
当多数人还在酣睡的时候,我就进了学校食堂过早,不违规矩,不为稀罕。我还得意,世上有谁比我起的更早!
世上职业,再怎么激烈竞争,工作岗位再怎么稀缺,我,依然故我,该不贪睡的时候,绝不贪睡;该起早床的时候,绝对要起我的早床。这是贫穷时候从小养成的起早赶早习惯。
现在的青年人就不一样了,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岗位越来越稀缺,敢贪睡吗?敢不起早床吗?贪睡了,起晚了,丢掉了饭碗,算谁的?怎么去竞争?日子怎么过?青年人还要不要有前途?
因此,我想,如今的青年人,包括如今面临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局面的、即将毕业的要急着找工作的大学生,是绝对不会贪睡是绝对不会不起早床的,“过早”是一定要赶急赶早的。
我有思想准备,如今的大学生,是一定会起早床,“过早”一定会赶急的。
不曾想到,我如今看到的一个青年大学生“过早”的微行为,竟然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这个青年“过早”的赶早赶急,比我干任何事情都更赶早赶急!
那天,我点好早餐以后,正襟危坐慢条斯理地找了一个座位“过早”。正好一个青年学生匆匆端来一份早餐,坐在我同桌的斜对面座位上,也坐下 “过早”。
我和学生,因为互不认识,也不用客气打招呼。各吃各的,各过各的早。
我当然是正襟危坐慢条斯理,那位青年学生则一副行色匆匆狼吞虎咽的样子,没有一点青年学生文质彬彬的样子。
青年学生起了早床到食堂过早就不用再细说了。下面只说一点“过早”的其它微行为。
青年学生买的早餐是两个馒头、一个煮鸡蛋和一碗白大米粥。没有肉包子,没有牛奶,没有武汉人常吃的其它“过早”花样。大家都知道,武汉人的“过早”花样是极多极丰富的。这个青年学生可能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舍不得花太多的钱买那些早点花样“过早”。
我看见,那个青年学生三口两口嘁哩喀喳,就把那两个馒头吞进口里了。
我还没有来得及欣赏青年人的饮食快捷,就见青年学生一边嚼着馒头,就一边剥着鸡蛋壳,三下两下就把鸡蛋壳剥掉了。
好像,馒头还没有下咽完,整个鸡蛋也进口了。
再等我抬头看青年学生快速“过早”的时候,青年学生的一碗白大米粥也早就呼噜进口了。
我的“过早”还没有过完,青年学生早就把空碗剩筷扔进收集剩饭剩菜的剩桶走人了
想不到,在当今职业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这个青年学生“过早”的微行为,竟然是这样的微!竟然是微的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