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可爱的初中班
(2024-08-28 16:34:20)我是1952年考入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的,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的前身是清光绪二十九年的东路小学堂和文普通中学堂,1912年正式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与武昌高级中学合并,1952年更名为湖北省立武昌第一中学,现更名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我国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著名语言文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国学大师黄侃,著名文学家严文井,都曾在这里就读。还有,近代河南人赵ZY先生也是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物。还有,这里还留下过周恩来、郭沫若的足迹,校内保存有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旧址。
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位于武昌昙华林。与昙华林相临近的是湖北贡院旧址。湖北贡院是湘鄂两湖乡试的唯一场所,大门前不远处立有“惟楚有才”的高大牌坊。湖北贡院旧址是现今的湖北省实验中学所在地。著名的武汉大学和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北中医药学院及武昌文华中学、武汉中学都与昙华林的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邻近。如今的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所在地昙华林和实验中学所在地湖北贡院周近可称为近代教育博物馆。
入读湖北省武昌第一中学后,按年龄大小,我和一些同学被编入初一(1)班。那时候的全班同学,没有一个留级或受处分被开除的,全班同学直到读完初三(1)班毕业,然后都各自振翅齐飞、各奔前程了。
毕业后,没有现在的通讯联系条件,各奔东西更不知何去何往了。同学间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连最简单的家庭住址也没有留下,更不用说举办过和参加过旅游汇餐聚会纪念活动了。
同学只能通过个别同学间的联系,在几位热心全班同学交往事项的同学的齐心努力下,才保存了全班同学的一些不完全不准确的粗略统计信息。
据粗略统计,这个初中班,从初中入学到初中毕业,共有约50名同学。
其中,还能记得姓名,有名有姓,能知道去向或没有忘记一些初中故事的同学有32人,知道姓名但是不知道后来去向的有8人,名字尚不能确定而去向更无从考订的有5人。这样,总共,被考查的,全班同学共有45人。
当时,一个标准中学班的学生人数通常是50人左右。这样,最后统计的全班人数是45人,与全班的实际学生人数,最多也就只相差5个同学,误统计问题不算很大。
下面,再作一点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入学同学中,
有4个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其中,虔诚信仰天主教的1人(谢姓),虔诚信仰基督教的2人(涂姓、梁姓各1人)、虔诚信仰佛教的1人(陈姓)。在那个时候,这个虔诚信仰宗教的同学比例不算很低了。
那时候,一个初中还不到50人的小班,竟然有4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后来的同样大小的初中班,哪有这么多宗教信徒?
小干部子女1人(魏姓)。
那时候,大小革命干部子弟的学习,都有专门的干部子弟中小学。但是,居然也有像翟姓同学那样的很高级的干部子弟混同于出身一般的学生在一般中小学就读。此种情况,现在,实属罕见。另外,当时的那个很高级的革命干部子弟穿着很一般,吃的也一般,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现在则很稀罕了。
农村地冨子弟2人(詹姓,王姓)。
小工商业者子女6人(石姓、刘姓、杨姓、杨姓、陆姓、刘姓)。
小手工业者2人(李姓、陈姓)
大学教授子女4人(甘姓、曹姓、雷姓、高姓)
城市产业工人子女4人(赵姓、郑姓、李姓、吴姓)
农村贫下中农子女2人(黄姓、魏姓 )
城市贫民子女3人(戴姓、王姓、张姓)
患有残疾的同学1人。
那时候,不同家庭出身和不同身体条件的孩子,受教育有均等权利,特别是农村和城市的贫穷贫困家庭的子女,和有先天后天残疾的孩子,可以说,真有点“有教无类”,基本上是机会均等的。现在,好像有一点不那么机会均等了。
45名同学中,有
绘画爱好者3人(王姓、张姓、郑姓)
音乐爱好者1人(喻姓民乐)
足球爱好者3人(赵姓,杨姓、杨姓)
这几名文艺体育爱好者,不像现在渴望文艺体育爱好的学生一样,要花重金报名去专门的特长学校或专门的培训班去培训。这种情况,现在也是鲜有的。譬如其中那3名有绘画爱好和才能的学生,初中毕业时,教美术的夏老师,就推荐他们都去报考湖北美术学院的中专学校,当时的一个学生能被老师推荐去报考一个文艺类学校,可见这个推荐的分量有多重,但是3个同学都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拍”的影响,还是喜欢专攻理工科的数理化,都没有答应夏老师的推荐去美术学院附中深造。这在现在,也是很少有的情况。放在现在,这3名有绘画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一定会被人耻笑作大傻瓜中的大傻瓜。
再看看我们初中班45名同学,毕业以后的未来去向。
其中,
有2个同学高中毕业以后被保送上了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有7个同学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后来的985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或211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大学),继续学业深造。
这个初中班同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有3位同学在大学任教,有3位教授或教授级研究员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其余的,不是教授,也是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有4位在国家重点国防科研院所参加国防科研工作。有2位同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些工作后的业绩,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至少,不能说是不成功的。
很荣幸,很高兴,我们的初中班,就是这样一个来去可爱的初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