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故事11:老者的消费行为
(2024-08-17 06:07:11)老者是个种菜卖菜的农人,经济状况并不优裕。可以说,在钱面前,真是可怜巴巴的,保险箱里的存款和手头,都没有几个钱。除了吃饭穿衣,老者不会有什么需求,有需求,也是低层次的,不会是高消费。
但是,老者的消费行为很有意思,平时并不随意花钱,尽量节约。但是,到了该化钱的时候,在需要消费的时候,又决不小家子气,绝不会犹犹豫豫缩手缩脚。该花钱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花钱。
外人看到的老者的消费,有两个行为,觉得很有趣。
一个,当年,当很多人以拥有一辆永久、凤凰自行车为荣、得意、开心的时候, 老者也挤进抢购的队伍,托关系,开后门,托年轻人,也抢购了一辆28型凤凰牌自行车。
邻人问老者:你们家里有没有人会骑自行车?
老者不回避:没有。一个也没有,连上高中的大儿子也不会。
邻人:哪,买这辆自行车干什么?
老人直率:放在家里长灰。孩子长大了,自然有人骑。
当然,凤凰自行车放在家里没有长灰。老者一家人都是很爱惜物件的人。自行车上落了灰,早有人把灰给搽去了,自行车照样是新的。
等到一些人抢着买永久、凤凰自行车的时候,永久、凤凰自行车成了稀罕物,不仅涨价了,还要自行车票。
老者很得意。我那时候买凤凰自行车,放在家里,没有错吧!现在,有人那么想买永久凤凰自行车,也买不到了!你们看着我们骑凤凰吧!
又有,那时男士女士还流行带进口瑞士手表,伸出手腕,显时髦,显身份,显阔气,显洋气。当时国门还没有打开,带瑞士手表也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瑞士手表还不好买,可老者硬是托人情托关系买了一块瑞士梅花牌手表。老者更不认识外国字,一直错把梅花牌瑞士手表,错当成了菊花牌瑞士手表,百般张扬。而且,老者不仅买的是一块瑞士梅花牌机械手表,买的还是一块瑞士梅花牌机械日历手表。这个日历表可把老者得意死了。
有人有一个计时计分计秒的瑞士梅花手表已经够神气的了,老者还买了一块日历表,更是神气。老者在参观完北京故宫钟表馆的一些人面前,显高贵,好像日历表跟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小人出来敲声一样的钟表那样神迷奥妙。
老者的消费观念很超前,老者认为,要适当提前消费,消费不要落伍,消费要走在世人的前面。消费落伍是落后于时代的表现,是思想保守的表现,是人生衰老的表现。
另一个,老者的又一个消费观念,是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因此,老者买东西,净买名牌货。
例如,老者要做羊皮襖孝敬老母亲,一定要买张家口外的真绵羊皮,一定是一风吹一顺倒的张家口外的真绵羊皮,不是张家口外的真绵羊皮,一定不要。
老者还买一些人参燕窝孝敬老母亲。不是长白山的人参、不是大西洋太平洋海岛上的燕窝,坚决不要。
只听一些懂行的高贵人士说,老者买的,都是名牌,不会有假,都是真货,都难买。
其它,那时候。如要买球鞋,则一定要买“回力”牌的、“箭鼓”牌的,就更不要说了。
在这两个消费观念下,老者的消费很有特色。基本特色可以说是:舍得消费。老者认为,消费不舍得,挣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