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者故事8:老者同情的人

(2024-08-11 10:56:56)

老者故事8:老者同情的人

老者跟很多善良的人一样,很同情人。这里说一下,老者同情的4个人。

老者同情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农村老太太。

这位农村老太太,原来也是一个有条件有身份的人。民国时期,她原本是一个省督的三姨太,后来,统治这个国家的组织,打了败仗,在大陆呆不下去了,逃到了海峡那边。原籍黄陂的老太太的丈夫也到了海峡那边。丈夫到了海峡那边以后,一直没有音讯。可,原籍黄陂的丈夫离开大陆去海峡对岸以前,在黄陂留下了几亩水田没有带到海峡对岸,丈夫离开大陆以后,这几亩水田就归老太太所有了。一个老妇人,也无力侍候这几亩水田,就只有雇人侍候这几亩水田了。就这样,土地改革时候,老太太就被划成了地主富农,老太太就在黄陂享受地主富农待遇了。

生于长于黄陂的老太太,有很深的家乡情结,也不愿意离开黄陂老窝,就一直在黄陂老家一个人孤独地养老生活。日子自然过的很凄凉。加上地主身份,就更凄凉了。

老者解放后不久,就把茅草屋改造建成了砖瓦新房,虽然新房面积不大,除客堂堂屋和灶房以外,剩下只有三间不过10平米的卧房,供全家老少8口人居住。就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老者仍然把老太太从黄陂农村接到武汉郊区新建的住房,一起居住,同时给老太太一些生活上的关照,让老太太,免受当时农村地主富农生活的苦,不受当时农村地主富农成分和名分的罪。

老太太,自然感激不尽。

老者同情的第二个人,是一位住在农村的年轻地富子女。

老者在黄陂农村有一个姑舅表兄弟,解放初,这个姑舅表兄弟被划成了地富子女,那个时候,农村的地富子女,虽然不是地主富农。但是,实际上,长期来,可以说,跟地主富农一样,很遭罪。因此,姑舅表兄弟一直想逃离农村,在城里找一个工作做,当一个工人。但是,地富子女当城里工人,又佷难。第一,地富子女的出身,成分不好,没有人要,或没有人敢要。第二,就是城里有人有单位要地富子女工人,也不会給解决住宿问题。没办法解决住宿问题,怎么落脚?没有地方住,不能落脚,就是有地方招工要地富子女当工人,在武汉也一样当不了工人。

1958年,地富子女可以当城市工人的机会或运气来了。1958年大跃进,城里到处要人,到处招工。即使是农村的地富子女,也有人要,也有单位要。老者的地富子女姑舅表兄弟也找到了单位要,但是,有个条件,要自己解决住所问题,否则,也当不了工人。

怎么办呢?姑舅表兄弟地冨子女找到了在武汉郊区住的姑舅老表,请求老者跟他解决在武汉城里找工作的暂住问题。老者知道姑舅表兄弟的苦楚和困难以后,就佷痛快地答应了地富子女姑舅表兄弟的要求,把灶房面积减小一半,腾出一个很窄的一人宽睡铺,让地富子女姑舅表兄弟安身暂住。

要知道,姑舅表兄弟是地富子女。当时情况下,就是有空房出租,谁也不敢把房子出租给地富子女住。但,老者居然敢把房子腾出来让地富子女找工作暂住。别人不敢沾地富子女的边,父亲好大的胆,竟敢把房子腾出来给地富子女住!这主要是父亲很同情被打成地富子女的姑舅表兄弟!没有想到,这一个同情暂住,就“同情暂住”了个56年!这56年,就一个有的无的一个劲的盘查户口,就给老者很多麻烦。老者,不怕这些麻烦,照样留地富子女的姑舅表兄弟暂住,直到地富子女姑舅表兄弟成了正式工不用自己解决房子住为止。

父亲同情的第三个人,是三年困难时期到武汉来要饭的老舅爷。

1960年开始的经济困难时期的中期,父母亲没有吃的,也在挨饿。

一天中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步履蹒跚来到父亲的家门口,无力地倚靠在父亲居住的草房门框上,不走。父母亲以为又是河南来要饭的灾民。无可奈何对对老人说:

我们也没有吃的,哪里还有饭給你吃!你快点走吧,到有饭的人家去讨。

老人有点赖着不走的样。

老者这才看清了老人的模样,惊讶:这不是舅爷吗?

老者不由得问:你是怎么来的?

不用问,是没有吃的,到城里来要饭的。

老人濡忍:要饭也不好要,就先到这里来了。

老者夫妇见了舅爷,抱着舅爷哭。舅爷哭不出来,两只泪眼早控制不住,也只掉泪。

老者夫妇把家里仅有的两个野菜团子和一碗野菜汤水给舅爷吃了,就送舅爷到新华路买了一张长途汽车票回离黄陂横店不远的家里了。那个时期,老者夫妇想留舅爷两个晚上,也留不住啊!

后来,舅爷是死是活,就没有音讯了。

父亲心中,有的,只是老者对舅爷的同情,只有老者给舅爷吃2个野菜团子和1碗野菜汤水的自责。

父亲同情的第四个人,是如今还在捡破乱的进城民工老人。老者这回同情的,不是一个捡破烂的进城民工老人,是好几个进城民工老人。

老者居住的小区,有好几个垃圾箱点。老者见,每个白天总不断有人(进城民工老人)低着头在垃圾箱里扒捡破烂。

老者很同情她们,对老伴说:我们也没有钱支援他们,也没有力量帮助他们,也没有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老者只有对老伴说,你扔垃圾的时候,尽量先把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减轻他们捡垃圾的负担。

老伴说:我知道,怎样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我的心,也是肉做的。

老者无奈地说,社会在向前,可是,每个时期,都有需要同情的人。

                                                               2024810日星期六  17: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