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不倒读书

(2024-03-25 08:27:53)

武汉很大,早年的武汉被长江、汉水分割为汉口。武昌和汉阳3个城市,被称为武汉三镇。

武汉是一个没有东南西北走向的城市。长江汉水的流向,就是城市的走向。武汉人把长江、汉水的上游叫做“高头”,把长江、汉水的下游,叫下面,武汉话叫“躲哈”。还有,武汉人把长江叫“江”,把汉水叫“河”。从长江的这边到长江的那边,叫“过江”;从汉水的这边到汉水的那边,叫“过河”。

罗同学读初中的时候,长江、汉水上都还没有架设一座桥,三镇往来交通十分不便,早期,来往3镇都需要乘小木舟(武汉人称木划子)过江过河。后来,才增添了轮渡过江。木划子过江,单程3分钱;轮渡过江;单程8分钱。但是,过河,还是只有木划子。木划子过河,也要3分钱。

罗同学很穷。那时候,罗同学家住汉口,在武昌读初中。读初中时候,罗同学要往返汉口武昌。前不久,他讲了一个,那时候,他从汉口过江到武昌读书很艰难,但是难不倒读书的一个故事:

 

当年我母亲刚病逝,我哥读汉阳三中,我在武昌读省一中。我和我哥身上仅有1角钱。那天,风大浪大,不敢乘木划子过江。我哥俩身在汉口,我要轮渡过江到武昌,他就没有钱乘木划子过河到汉阳。他要过河去汉阳,我就不能过江。过江轮渡要8分。木划子过江过河都要3分。最后,我们先过河到汉阳三中,我哥找同学借了11分钱,我才又从汉阳回到汉口,再从汉口过江到武昌。过江过河两头两尾要走很多冤枉路,不仅来回过河过江把人累死了,还耽误了回初中的时间,没有赶上回武昌初中时的班级点名报到。

 

听了罗同学的过江过河的故事,知道,过去生活在武汉三镇,真艰难!

可是过江过河,再艰难,也难不倒读书

这样的艰难,一点也没有影响初中同学的学习。高中毕业的时候,罗同学还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中工学院,就是现在顶顶有名的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

                                                       2024318日星期一  2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笃信太阳能
后一篇:矛盾老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