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有的亲生子女不是亲生的
(2023-06-01 07:35:08)由于历史原因,那个革命年代的教职工的住房宿舍都在校园内,教职工基本上都住在校内,而且,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抓的还不是很紧,有的教职工夫妇就趁虚而入,就成了有两个子女的教职工。自然,有两个子女的教职工,都是学校年岁大的老教职工。
也是由于历史原因,不在校内谋职的子女多在校外买房了,谁也不会傻里吧唧还要在父母的校内买没有产权的“公房”。幸亏教职工子女没有资格买校园内的公有福利房,不然就吃老鼻子亏了。而且,改革开放进入私家车年代的时候,子女也都买了私家车。
私家车年代,私家车的行车和停泊是个大问题。一般校园内部只允许教职工的私家车可以自由出入,可以免费在校内停泊。这是可以理解的,要不然,校门不成了菜园门!校园不成了社会公共场所和社会停车场!
于是,学校管理部门制订了私家车进出校园规则。规则规定,教职工的私家车可以免费自由出入校园。
庆幸的是,教职工的子女,作为教职工的直系亲属,学校的管理部门,开恩,让教职工一个子女的私家车也可以享受教职工私家车自由出入校园和在校园内泊车的同等待遇。
当然,校园内有些地域是某些人专用的泊车禁地,这些禁地,绝不允许他人泊车,这几成惯例。这当然是另外的话题。这里就不说了。
不曾想,一对先生夫妻发现了一件有点奇怪的事。
一次节假日,放假5天,住在校外的子女纷纷开着私家车回校园看望老父母,为老父母家尽孝。
节后,先生夫妻来到一个有两个子女住在校外的老朋友夫妇家。朋友夫妇都是这个学校的老教授,住在校园内。两位老教授,因为年岁大,朋友夫妻特地来关心看望两位老教授。
先生夫妻对两位老教授先开言,节假日期间,你们的两个孩子都回来了,有孩子回来照顾两位。所以,节日这几天,我们就没有来打扰两位,就没有来看望两位。请原谅。
先生夫妻并关心问朋友夫妇:节日放假5天,两个孩子都回来了吧!
朋友夫妇答曰:两个孩子都回来了。放假5天,老二一直住在我们这里,陪我们,照顾我们。老大也要留下来,陪我们,照顾我们。老大来了以后,我们就不叫老大每天都来了,不要老大每天都跑过来看我们、陪我们了。
先生夫妻也欣慰:还是多子女好,独生子女不好。
朋友夫妇言,两个儿子都孝顺。是我们叫老大不要每天都来学校的。老二也支持我们的意见。于是就辛苦老二了,放假几天,老大就没有一直陪在我们身边了。
朋友老伴很快慰,言,老二老大都有孝心。老大和老大媳妇5天假期就来了4躺学校,只是有一天没有来学校。也难为老大和老大媳妇了。
停半刻,朋友老伴又补充说:老大5天,没有陪到底,还有一个原因……。
朋友老伴此时有些吞吞吐吐。
“还有什么原因?” 先生夫妻跟朋友夫妇不是一般的朋友,先生夫妻直接问。
这时候,朋友老伴也不吞吞吐吐了,就直说了:学校有规定,有两个孩子不是校内教职工的,只有一个孩子的私家车能享受学校教职工私家车的待遇,可以免费自由出入校园。住校外的第二个孩子的私家车不能自由出入校园。
朋友老伴有些无奈。
先生妻子问:是不是,有两个子女在校外住的,只有一个子女的私家车可以享受自由出入校园的待遇。第二个子女的私家车就认为是社会车辆了,就不能享受教职工亲生子女的私家车待遇了?
先生问:是这样吗?
朋友夫妇’齐答:是这样,没错。
先生妻子:这就奇了怪了!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生自己养的,都是亲生亲养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孩子的私家车可以自由出入校园,而另一个子女的私家车就不能自由出入校园?难道亲生的子女还有不是亲生的?是别人的孩子?怎么多一个孩子的私家车就不能自由出入校园了?难道第二个子女的私家车就认为是社会车辆了!难道多一个亲生孩子的私家车自由出入校园,校园就要被堵死了!
先生夫妻感慨,笑:还是只生一个孩子好,没有人说有孩子不是亲生的!真有意思,如果有两个孩子,学校就认定有一个孩子就不是亲生的了!
朋友夫妇和先生夫妻都摇头,笑曰:只知道前任总理怒斥过:办事人员要来办事的民众证明“你妈是你妈”。这下可好了,管理私家车的人,也不要证明 “你妈是你妈”了!现在就直截了当的宣布有的子女不是亲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