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2011-09-30 22:19:54)
标签:

杂谈

[转载]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2010-10-21 21:20:50)
标签: 

转载

机能学

摘要目的 通过用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方法  在脊蛙上分别做搔扒反射,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测定反射时,观察正常脊髓反射情况,再分别观察剥离脊蛙皮肤后做反射,刺激坐骨神经,破坏脊髓后再刺激坐骨神经,刺激腓肠肌后各个反射活动的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反射观察时出现搔扒反射、屈肌反射并测出反射时;在反射弧分析中,分别通过剥去左脚踝皮肤、刺激右肢、结扎右侧坐骨神经、刺激神经两端、破坏脊髓后再刺激坐骨神经两端、刺激腓肠肌等不同的处理后出现相应反应活动。结论 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到破坏,均不能实现完整的反射活动。

 【关键字】反射;反射弧;脊蛙;屈肌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反射弧的任何部分受破坏,都不能实现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机体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只是单纯的脊髓反射。现今交通和一些意外事故造成人体的伤害,以至于人们无法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对于危害不能及时躲避等。在这里我们研究反射弧,以及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对其传导的影响,希望能对病人恢复和医学发展有所帮助。

 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青蛙

1.2试验器材和药品

1.2.1器材 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2.2药品 0.5%硫酸,1%硫酸

2.试验步骤

2.1制备脊动物 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2.2.1搔扒反射 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2.2反射时的测定 用培养皿分别盛0.5%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发射时。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3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4反射弧的分析

2.4.1剥去左肢皮肤 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4.1.1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4.1.2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4.1.3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的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4.2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4.3刺激神经两端 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4.4破坏脊髓 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4.5刺激腓肠肌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3.实验结果

3.1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3.11 搔扒反射:四肢向贴滤纸处搔扒。

3.12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并测定反应时

                     1反射时的测定                      

  硫酸浓度    刺激部位      项目        结果(s       平均值

                                            3

  0.5%        左脚趾      屈肌反射        10          7

  1%          左脚趾      屈肌反射                     

 

3.2 反射弧的分析

                 2 剥去左脚踝皮肤至脚趾后的观察              

   处理项目                                    观察结果         

1%硫酸刺激左脚尖                               无反应

1%硫酸刺激右脚尖                               屈肌反射

1%硫酸滤纸并贴在左小腿切口上皮肤               屈肌反射        

 

                3 不同处理方式的活动观察                     

  处理项目                                     观察结果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趾尖                   无反应

先单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                         无反应

后单刺激坐骨神经外周端                          反应

破坏脊髓,重复上面步骤的单刺激                 均无反应

刺激右侧腓肠肌                                  反应             

 4.实验讨论

4.1针对结果1,我们讨论得知在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持性意义。屈肌反射的强度也刺激强度有关,试验中用0.5%硫酸给以左脚趾尖微弱刺激,引起屈肌反射。如果刺激强度加大,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可发生屈曲。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以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向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是姿势反射的之一,具有维持姿势的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的肌肉。

实验用0.5%硫酸刺激脊蛙时,会出现防御性屈腿反射,即为搔扒反射。从实验中看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证明无头青蛙的脊髓存在反射活动

 4.2针对表2中结果,得知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把左侧足部皮肤剥掉后,破坏了脚掌和脚趾皮肤中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1%硫酸刺激右脚趾有屈腿反射且反应快,是因为右侧腿的反射弧完整。在切口上方皮肤贴硫酸滤纸,因切口上方的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4.3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1%的硫酸连续刺激右趾尖,我们可以观察到无屈腿反射,这是由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

4.4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后外周端,增加强度,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未捣毁脊髓时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时无反应但对侧出现收缩反射,说明坐骨神经是传入神经。刺激中枢端因为传出神经被剪断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无屈肌反射活动出现。

刺激后外周端的时候,下肢部分有反应而无反射。发生反应是因为腓肠肌是由腓神经直接支配,是腓神经的传出神经。不能发生发射是因为传入神经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可传出又可传入。

 4.5以探针捣毁牛蛙的脊髓,重复电刺激,分别先后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均无反应,这是由于简单的反射痣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就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反射需要较高级中枢部位整合才能完成。当脊蛙捣毁脊髓后,故均不能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4.6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反应,但不是完整的反射,因为刺激直接传入效应器,而不是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完整的路径完成屈肌反射的,所谓的反射应包括以上路径的五个部分。

 参考文献

1·常全忠,主编。机能实验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