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2019-12-23 09:13:20)
标签:
教育 |
一、主动性与质疑性特征:反思教学积极关注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结果,也同样关注达到目的的方式和方式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关注教学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学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社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以一个职业家的眼光,对不合适的教育政策、不实际的教育目标、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提出质疑和反思。
二、动态性和循环性特征:反思教学采用循环和螺旋上升的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调节、评价和改进自己的教学。通过这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计划、准备、实施、收集数据、分析和进行评价、做出判断和决策,然后进一步调整计划,实施下个循环的反思与研究,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践性和实验性特征:反思教学要求教师掌握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以支持教学能力的发展。进行反思教学,教师需要三种能力,即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开放性特征:反思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全身心的投入精神。要能够听得进他人的不同意见,敢于对自己的信念提出质疑和挑战,能够主动了解不同渠道的意见和信息,这些都是开展反思教学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五、调节性与职业性特征:反思教学建立在教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基础上,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一部分来自于反思,一部分来自于教育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六、合作性和有效性特征:反思教学、专业化发展和个人的价值实现在与同事和研究者的合作与对话中得到相互的促进和强化。教师如果能够与同事、学生、学校和研究者共同合作开展反思研究,将会使教学、教师和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前一篇:教师要让孩子充满自信地走进课堂
后一篇:如何上好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