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玉平:领导用“钟馗”,只能来捉“鬼”

(2011-09-26 13:06: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学易经文学智慧

赵玉平:领导用“钟馗”,只能来捉“鬼”  

 

 

    一个领导要有能力使用君子,使用高尚之人;也要有能力使用小人,使用庸俗之人。用君子做君子的事情,用小人做小人的事情。

    企业不是要用最好、最优秀的人,而是要用最合适的人。高端岗位用高端的人,低端岗位用低端的人,能人放到能人位置上,庸人放到庸人位置上,这样事业才能发展壮大。

    给待遇必须符合由远及近的原则。先要给那些和自己不亲密、接触不多、甚至有过矛盾的下属,给这样的下属应有的待遇,那么整个队伍就稳定了。

小人的用处

用鬼来捉鬼,这是个很好的思路

    有些企业管理者在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喜欢清理队伍,特别是对干部队伍进行大清洗,有人把这种人事震荡总结为“把君子留下来,把小人清理掉”。这种清理小人的思想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

    在《出师表》中,孔明先生提到了一个很经典的命题:“亲贤臣,远小人”。可以说,这个命题对后代管理者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如今,我们不妨再次反思一下“如何对待小人”这个话题:小人是重利轻义的,是不招人喜欢的,那么管理者要不要彻底疏远他们呢?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典故恰好说明了这个问题。话说孔子东游,乘坐的马车不慎将路边的麦苗轧倒了一片,种地的老农不依不饶,车行受阻。于是,孔子派自己的学生前去劝老农让路。可接连派了颜回和子路前去,都没能奏效。这时,孔子改派给自己赶车的车夫前去,结果几句话就把拦路的老农说通了,车队得以继续前进。

    颜回和子路的学识才华比马车车夫不知高出多少倍,单看口才,如果是在国家议会、记者招待会或者新闻发布会上,两人一定可以讲得风生水起、满堂喝彩,但是面对一个发脾气的、没什么文化的老农,两人的才华还抵不上一个车夫的说辞有效。这就叫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一个领导要有能力使用君子,使用高尚之人;也要有能力使用小人,使用庸俗之人。用君子做君子的事情,用小人做小人的事情。你看寺庙里的四大天王,个个凶悍无比,但是大慈大悲的佛祖也还是要用这四个凶神来做保安工作。钟馗负责捉鬼,钟馗自己也是个鬼,用鬼来捉鬼,这就是个很好的思路。

    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有一位老总慷慨激昂地说:“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用最优秀的人才,水平一般的我们坚决不要。 ”相信很多人特别是管理者是认同这种理念的。那么这种理念到底正确不正确呢,我们需要探讨一下。

    多样化是大自然的一个基本法则。天上飞的有老鹰,也有苍蝇、蚊子;地上跑的有狮子、老虎,也有老鼠、蟑螂。每种动物都扮演着自己在生物链中的角色,毛毛虫代替不了老虎,老虎也代替不了毛毛虫。

    组织的情况和自然界是很相似的,岗位的安排同样需要保持稳定的多样性,该安排老虎的不能安排毛毛虫,该安排毛毛虫的也不能安排老虎。

    一个普通的秘书文员岗位,如果我们安排一个本科生或者专科生,他可能会很努力地去工作;如果我们安排了一个研究生,可能他本人的满意度会降低,工作努力程度也会打折扣,而且十有八九他心里还会算计:一旦有机会就马上离开这个岗位,甚至离开这个企业。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能岗不匹配”。滥用人才、奢侈型的用人战略带来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把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放到低端的岗位上去,既降低了被管理者的满意度,也降低了工作本身的可靠性。

    所以,我们的主张是:企业不是要用最好、最优秀的人,而是要用最合适的人。高端岗位用高端的人,低端岗位用低端的人,能人放到能人位置上,庸人放到庸人位置上,这样事业才能发展壮大。

    仇人除了让人生恨还有什么用处呢?《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开始封赏功臣,大家都在争利抢功,局面很乱,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乱子,且刘邦已经注意到功臣猛将们开始私下拉帮结派了。于是,他问张良怎样才能控制住局面。

    张良说:“很简单,主公要先封雍齿。 ”雍齿是刘邦的旧部下,曾经投降项羽,给刘邦造成了巨大损失,刘邦曾说,等得了天下,第一个就把雍齿烹了解恨。张良说:“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最恨雍齿,现在你先封雍齿,所有的功臣都会看到,连雍齿这样的仇人做了贡献都可以受封,更何况别人呢,这样大家就不会争抢了。 ”后来,刘邦封了雍齿,果然争吵平息了。

    这就叫做“封一人而安天下”。

    给待遇必须符合由远及近的原则。先要给那些和自己不亲密、接触不多、甚至有过矛盾的下属,给这样的下属应有的待遇,那么整个队伍就稳定了。相反,如果先给自己身边的、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下属,即使给得恰当公正,其他人也不会认可。

    有人觉得,用仇人比较难,因为心中的仇恨难以消除,而用亲人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心中没有仇恨只有亲切。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人们都对自己的亲人怀有更高的期望,所以也就格外容易受到伤害。比如,走在大街上,如果被一个陌生人嘲笑一句,心中的不痛快很快就可以放下,但如果被自己的至亲骨肉同样当众嘲笑,那份恨意很长时间都无法消除。

    因此,亲人间是特别容易造成伤害的,同时,亲人的恩情又是比较容易忽略的。这就好比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但我们往往会忘记空气的存在,最常用、最重要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外人为我们做点事情,我们可能很容易就感动了,我们的亲人每天都在为我们操心费力,却往往被忽略掉。正所谓“亲人仇仇上仇,亲人恩恩下恩”,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工作中任用亲人,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需要保持理性,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常拿亲人当外人,方使亲人似亲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