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滚滚长江》教学反思

(2012-10-24 11:28:30)
标签:

少儿

小组合作

长江之歌

长江发源地

滚滚长江

    导入:播放优美的长江图片和雄壮的《长江之歌》,学生带着愉悦走进课堂,然后我让学生诵读有关长江的古诗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优美的诗词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
新授:第一板块:长江概况。借助导学案这个学习助手,只要学生能自学解决的知识,我就放手给学生。例如:长江发源地、长度、入海;流经地形区和省区;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等,学生或通读课本,或分析地图,或小组合作,都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那种浓浓的学习氛围让我深深感到:满堂灌,灌满堂,只会让学生在等饭吃的过程中,食之无味。然后我采用分层次回答问题和小组竞争的方式,对基本内容加以点拨强调即可。第二板块:长江开发。分水能和航运两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图文,然后播放视频《三峡》,“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的伟大壮举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三板块:长江忧患。首先播放一组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图片,触发学生的情感弦,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讨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和治理措施。集体力量使这个疑难问题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有学生说:“因为近些年长江上中游乱砍乱伐,导致长江下游即将成为第二条地上河!”有的说:“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工厂企业建筑物占用航道。”学生能够跳出降水多、支流多、中下游地势地平、河道弯曲等课本内容,拓展到课外这是我所意外也很欣慰的。归纳治理措施时更是“百花齐放”:“南水北调”“下游开挖河道”“中上游植树造林”“中游裁弯取直”“退耕还湖”“提高防灾意识”等等,一个接一个的点子,让我对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刮目相看。
小结:我没有出示知识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谈收获或者记忆方法。结果有学生随堂编出了顺口溜:“长江长又长,流经青川藏,贯穿云渝鄂湘,直到赣皖江上。上中下游点,宜昌湖口断,上游落差大,三峡已建完,中游江面宽,九曲回肠弯,下游阔又深,江口与海连。自古航运身在肩,黄金水道来称赞。”还有学生归纳长江干流就是英文字母VW的组合,可以借助这个特殊形状记忆长江的支流、湖泊、主要城市等。最后学生齐动手绘制长江水系图,通过画图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习地理的更高境界。
三、反思后我成长了。
    回眸《滚滚长江》的出炉过程,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改革的精彩。
(一)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趋势。
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害怕讲得少学生不明白,而我也会不知不觉陷入传统教学的漩涡。例如:长江发源地、注入海洋、流经地形区等基本知识,在试讲时我也滔滔不绝,是校长一针见血的批评我才梦醒。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巨大学习潜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活学生的主体状态,就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长江》一节我的原则就是:学生能自学会的我不讲,合作能解决的就组内完成。当然《长江之歌》的导入、播放三峡视频、编顺口溜(长江支流和湖泊:雅岷嘉汉在北岸,南岸分布乌湘赣,洞庭鄱阳在主干),绘制长江水系图等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总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到课堂上的“留白”: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二、小组合作教学改革的平台。
小组合作这个永恒的教学方式,为打造民主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分享。或夯实基础知识,或解决疑难问题,组长主持,独立思考后畅所欲言,交流中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例如有学生说:“在长江下游开挖新河道,既分洪又能造福沿岸人民。”还有学生说:“治理是关键,预防更是永恒,治理预防并举,才能治好长江。”如此有见地的观点,可以说是集体的智慧、合作的结晶。小组合作不仅实现学习共赢,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合作中学生懂得了倾听,学会了欣赏,主动与人交往,也许这些隐形能力的培养才是小组合作的更高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