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赵凯宇
(2018-05-15 11:00:37)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推断和分析。
3、经历把条形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经历合并统计图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与推断。
难点是把条形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探究过程。
板书设计
:
课前准备
课件、课上练习纸。
课前参与
1、 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1) 画横轴、纵轴
(2) 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
(3) 写类别、画直条
2、 根据统计表(单式)绘制条形统计图。
3、 根据图表结果分析数据。
设计理念
师:同学们,请坐好。有请今天的精彩两分钟。
学生精彩两分钟
一、创设情景,发现新生知识点,练习画图
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和乡村人口数量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表
师:这是某地区城乡人口复式统计表,为了更直观的观察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怎样?
2、观察条形统计图
师:这两个条形统计图和以前我们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两张图都还没有画完,没有格子的帮助,怎样能把直条画的又直又准确?
3、交流绘图方法
指名台前演示方法(垂直、看数)
4、完成数学书95页城镇人口统计图。
师:(展示补全统计图,指着说)我发现在画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非常细心地把数标在图上。为了区别城镇人口,我们可以用阴影表示乡村人口,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好请和上书,看这里。
二、体会两个统计图不便利,合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1、回答问题,体会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便利”
师:仔细观察,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少?哪年乡村人口最多?哪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量差距最大?我发现这个问题没有前两个问题回答的快啊,为什么?为了便于观察,可不可以把这两个统计图的数据放在一起,画在一张图上,便于比较呢?请拿出作业纸先想一想,再动笔试一试。开始。
2、学生思考,动笔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交流个人想法
预设交流:
第一种情况:两部分的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很有想法。有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他的方法。
学生A讲自己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互相补充,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二种情况:摞起来的
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来,有请这位同学。
学生B讲自己方法。
学生补充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情况:单条分隔的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谁来说说?
学生C讲自己的方法。
师:还有谁补充吗?
学生补充完善。
第四种情况:单条挨着的
师:我这里还有一位同学合起来的图,大家看一看。师:还有哪里需要我们完善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细节。
注意引导:
(1)、数据都是按照先城镇再农村的顺序排列的。
(2)、图例的重要作用
(3)、表头的要写“某地城乡人口统计图”的变化
4、出示课题观察不足,补全数学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大家看,我们把城镇和乡村同一年份的两个数据放到一起,十分便于比较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赶快看一看,刚刚你绘制的统计图存在哪些问题。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请打开数学书96页,把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咱们用空白表示蓝色的城镇人口,用阴影表示粉色的乡村人口。开始。
三、观察统计图分析数据,体会复式图的便利
师:我们继续观察这个统计图,哪一年城镇人口最多?哪一年城乡人口差距最大?哪一年差距最小?看起来很方便。大家预测一下,到2020年,城乡人口的差距可能会怎样?说明我们城镇化进行发展越来越快,乡村人口越来越少了。
四、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在生活中,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需要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除了这样纵向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有横向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他们两个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本质是一样的。
(如果时间够,让学生补充完成)
五、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