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听课心得体会
比干完小
来如意
这次去石豹头听课给我的震撼很多,干净的校园、干练的老师、朝气蓬勃的学生……两位老师的课堂更是让我耳目一新。
对于一篇语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但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
这节课从作者简介导入,为文本解读、情感体验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场”。让学生自由言说《秋天的怀念》的成果。这是分散的文本细读法。运用“言语形式转换”的方式对人物语言进行揣摩、解读。聚焦分析“秋天的怀念”的题旨,实质是对文本及自己的体验、感悟进行小结。
亮点:
全班学生真正沉浸于文本,进行了一次文本细读,而且读出了文本中蕴含的人物思想、情感,与文本、作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对话。感悟中体验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含蓄。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学生是阅读主体。老师努力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储备自由地解读文本,课堂上呈现出“我要阅读”的主体兴奋状态,令人欣慰。从怎么教的角度考察,文本细读的解读方法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在运用中尝到了甜头。
不足:生生间的对话还不够,虽然也有生生间的正面交锋,但限于时间,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否则生成点会更多,也许更精彩。
以上为这节课课的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