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留在心底的感动
(2012-12-19 21:10: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⑥读书笔记 |
两天前中午在学校里值班,闲来无事便随手拿了班级书橱里的一本书《草房子》来看。
第一章:秃鹤,读了没几页就被吸引住了。当读到同学们把秃鹤的帽子摘下,传递着嘻弄他时,仿佛出现了儿时的场景。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嬉戏打闹而已,可那帽子其实是秃鹤的自尊与心理依靠啊!那次后,秃鹤用损坏集体荣誉的方法“报复”了大家,也换来了旁人的冷淡。但在关键时候,他挺身而出,背剧本,排练,付出了多于别人的时间,最后,大家也从新接受了他。秃鹤的内心其实是美的,正如该章最后一句:“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也不免让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些童年的伙伴,那些现在已见不到的童年的游戏,一幕幕好像又清晰了起来。
读完第一章觉得这本书是一本会让人轻松的书,但是我错了,后面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有理由相信她足以打动每一个人。桑桑、纸月、细马、杜小康……一个个人物就这样跃然纸上了,特别是细马和红门里的杜小康,作者用细腻而生动的语言响起了心底的那份感动。细马是一个领养的孩子,因为习惯不同,语言不通,他不爱学习,无法融入新的生活,万般无奈的养父只好让他去放羊。与羊为伴的细马在尝尽孤独与寂寞之苦后甚至渴望有人“招惹”他,渴望和某个孩子“打架”,并暗暗计划离开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老家。可是,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淹,养父病逝,养母气疯之后,细马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细细品读你便会明白这份感动。杜小康不仅有让所有孩子羡慕的优异成绩,也有让所有孩子羡慕的优越的家庭环境,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由于父亲生意失败,使得一夜之间由全村首富变成债台高筑。杜小康不得不放弃学业,随父亲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放鸭。再次创业失败后,父亲垮了,但是杜小康却放下了自尊,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我的语言太平实了,确不能表现作者曹文轩表达的那种生活意境,很是遗憾。
就这样,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很久没有这么快,这么完整读完一本书了。更是很久没有这种读完后让人久久回味的感觉了。《草房子》,唤起了我心底美好的童年回忆,陆鹤,桑桑.....多么像自己童年的好友,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给鸽子做笼.....翻开一页页故事,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还看到了属于桑桑的那颗最最纯真的心,记忆悠长,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孩子的纯真就是组成这个故事最好的素材!
读完后,我郑重地向孩子们推荐了这本书。虽然他们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希望他们获得不一样的感动。
前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概念
后一篇:关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