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四十八、虎头蛇尾的国民党南京保卫战(以空间换取时间)

(2022-07-20 20:09:02)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故事
 唐生智的一番慷慨陈词,激起了一位在座将领愤怒,他对唐生智附和蒋介石的做法,面显叽讽之色
 这位将领便是桂系之首的李宗仁。
 李宗仁和当时大部分国民党将领一样,都主张弃守背水而战,且在军事形势上防守极为不利的南京,对蒋介石太多政治上考虑的做法,颇有微词,很有意见。


徐州抗日纪念馆李宗仁雕像



 李宗仁认为,此时的南京已经没有了守的必要
 且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明显不利于坚守,十多万将士无辜的牺牲在南京,对于抗战长远的角度没有好处。且国民党军队在淞沪会战后已经损失巨大(参战七十万人,伤亡三十多万人。)这时需要保存实力
 空间换取时间即使蒋介石要从南京是首都政治上的考虑,也应该选取南京城外的有利地形作适当的抵抗即可,而不应该把这么多的军队集中在狭隘地域南京这座危城

 以空间换取时间,最早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时由白崇禧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在本国物资、资源、兵力、武器、民心、军队士气等都不如日本的情况下,中国太弱,日本太强,如果过早的在战场上和日军决战,那么中国很有可能被击败,故抗战初期应以空间换取时间,也即拖延战术,以争取后方制造武器,兵力编排,军事攻守能力,防御战线等整体规划。




附文:

  “以空间换取时间”的一点个人看法。
 从抗战之初的战略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是,这也导致了我大片国土沦陷日寇之手
 而这恰是我沿海最富庶的地区,同时论陷区大量的中国百姓惨遭日寇的蹂躏杀害(沦陷区中国百姓的伤亡约占抗战总伤亡的百分之九十),对于抗战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而从另一方面反而助长了日寇的气焰。
 在抗战后期,日军在中国战场抽掉大量精锐赴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依然消极避战,同时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改善的战斗力。
 这与“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总体战略是背道而驰的。

1944年湘桂会战,数十万国民党军队一触接溃,再次丢失大片国土,成为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大溃败,而此时国际形势已经完全有利的情况下。

 以空间换取时间,本来是没有错的。
 但对于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来说,再好的战略设计,也是难以成功的。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