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志(1882—1946),于188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城里。祖籍福建长乐。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抗战期间,梁鸿志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破坏抗日战线,从事卖国活动。抗战胜利后,梁鸿志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46年被处决。
今天,我们还要说一位在诗词吟赋方面极具才华的,在抗战时期投敌的畸形文人。
这位畸形文人就是梁鸿志,以“当代东坡”自诩,可见他是多么的对自己,骄傲和自负。
有一句话叫作:“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些在外表上斯斯文文的人,或是某一方面,具有非常优点长处的人,却自甘堕落,犯下了十恶不赦,不可饶恕的罪行之后,人们不得不对他们采取严惩措施,同时又对他们惋惜,复杂的心情。
以梁鸿志在诗词吟赋方面的才能,如果他专心造诣于此,完全可以成为“一代词宗”,或是大家之类。
可他却偏偏没有走这条路,却选择了与自己“学非所长,又不善于”的政治之路。
就连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也看出了他在政治上的平庸,不堪大用,蒋介石在和他在一次会面之后,即对他的评价是“小政客”。
可见,梁鸿志这个人,政治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政治家的料。
然而,梁鸿志这个人,却不明白这一点,以为自己出口便能吟词作赋,就以为自己很有才能,自幼就胸怀大志,出将入相,魁阁首辅,这才是他的人生奋斗目标。
这就太勉为其难了?
一个政治上根本不具有才华的人,却心想天高,如果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那么,苟且蝇营,肯定会做出见不得光彩的事。
1937年,中华民族危急的时刻,梁鸿志公然投敌,沦落为汉奸,成为民族的罪人。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梁鸿志被以汉奸罪逮捕,1946被枪决。
梁鸿志的一生,以追名逐利为生。
他的这一错误人生观,也注定了他可耻的下场,罪有应得,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惩戒后人。
编后语:
梁鸿志自诩“当代东坡”。
然而,他的历史功课,是没有真正的学好,只知道了苏东坡所具有的才华,却不知道了苏东坡的为人和品德。
想要学苏东坡,就要知道苏东坡的为人和品德。
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一贬再贬,一放再放,仕途坎坷。
苏东坡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梁鸿志自诩“当代东坡”,实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