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模式教学困惑研讨(蔺楠) ——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为例

(2016-11-02 16:33:45)

作为实习教师,我对语文教学始终充满着热情,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自己非常满意的方法,反而困惑颇多,当然也找到了几点自己认为可以一用的做法,现就自己的几点粗浅想法简谈一下,有些可能也是许多前辈们的共同困惑。 

一、课内阅读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养主要包括阅读欣赏和写作两大能力;而语文素养,我的理解就是学生文字素材在大脑中的积淀,以及据此而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水平及层次。当然,也不可否认,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没有错误,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成绩这个已经略显落后的教学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课程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

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上学时的几位语文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将好好的一篇文章,篇拆成段,段拆成句,句拆成词,词拆成字,甚至字还要拆成拼音和部首……惟恐漏掉知识点,所以把课文揉碎了逐一讲解,让学生原原本本地记下,这样大的记忆负担和琐碎的知识点,使本来意趣盎然的文章变成了知识点集锦,毫无乐趣可言,长此以往,语文会变成学生学习的负担,甚至排斥语文课。学生没心思听,老师觉得上课也如对牛弹琴,成绩反而要下降,这样一来,我们的困惑便出现了: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文学情趣和素养?

我认为理想的做法:上课抛弃应付考试这一思想包袱,挖掘每篇文章的精彩点、趣味点、价值点,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篇文章的方法,而不是去讲解一些知识点。当然,有碍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知识点还是有探讨的必要的。目前的小学语文考试,仍是把字词句等基本知识放在一个重点考察的位置上,为了顾及考试,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点,如字词等,放在课后让学生自行完成,或在单元复习、总复习时以反复练习的形式呈现。

二、课外阅读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我认为无论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要归功于一点,就是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只要学生读书多了,他的阅读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欣赏能力提高,眼界开阔了,也就会更加观察生活,自然而然,作文也有话可写。

我们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主要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资源,二是阅读时间。就我校现状来看,学生少,图书馆可供阅读的书籍多,完全承担得起目前学生书籍的阅读量;而且就图书种类来说,小说、童话、名著、科学、文学等书大体都齐全,具备阅读的资源条件;就阅读时间来说,学生现在课业负担还没有那么重,完成作业后也还有空余时间来阅读。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不够热衷呢?这就是我们困惑的第二个问题。对此,我认为,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 

我认为理想的做法:首先,要提供同学们感兴趣的书籍。为了扩大阅读渠道,我在班里建立图书角,学生可以相互借着看。其次是阅读时间问题,我认为,也是我的做法,每周都要拿出固定的一到两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但这还不够,最好每次上课前让学生读适量的文章,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从长远来看,这种效益要远远高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课本知识上的学习效益。 

三、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难以操作的一项教学工作。就目前来说,作文的困惑主要在于,作文教学到底如何指导、批改以及讲评?

由于本人作文教学成功经验不多,自己感觉非常欠缺,但新近的一点做法自我感觉还值得一提,在上次的作文完成后,我没有急于批改,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第一步,先将学生的作文发到学生自己手中,让他们再重新赏识自己一周前写的作文。第二步,写“同桌评语”。同桌相互交换作文读两遍后,写出对同桌作文的评语,这不仅从同桌那里学到了对方作文中的有益“养料”,而且提高了分析文章的能力。第三步,小组推荐。每六个人一个小组,选出一篇小组内认为最好的作文,然后小组讨论推荐理由。第四步,全班展示。每个小组推荐出的作文由本同学在班内朗诵,并派另一位同学说说“小组推荐理由”,之后全班同学自由畅谈对这些作文的认识。通过最近仅有的两次实验,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老师负担减轻了,学生课堂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起来,课堂效果也非常理想,所以将此做法提出来,希望大家共同商榷。    

以上是我总结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的几点困惑以及反思,当然,困惑不止这些,比如还有我们的常规教学资料的困惑与反思、语文复习课的困惑与反思、语文作业设置的困惑与反思、语文活动课的困惑与反思等等。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灵气一点,当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着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