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前稻香完小博客
前稻香完小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73
  • 关注人气: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备课的重要性(孔令晓)

(2014-02-28 08:25:23)

浅谈备课的重要性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一堂精彩的课堂,都是来源于精心的备课。备课不能照着现成的教案抄写一遍,也不能照着别人的课上,别人用得好的方法,也许在自己班上就不适用了,所以要结合自己班上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心理、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还要备学具准备,真正做到提高备课质量。

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别拿教材当“鸡肋”。

教材是众多学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提炼,是我们备课、上好课的指“航标”。所以在我们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深钻教材,吃透教材;要有自己的钻研、创新、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材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堂创新。长此以往,教师会思想定势,一味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深挖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从教材中挖掘新的思想、理念、创新。

把握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确立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假如把总目标和各阶段的目标看作几个不同的“面”,那么每节课的备课就成为无数个“点”,备课时的“点面结合”,就能使我们的备课达到高效、实用。

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提高质量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活动,重点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点过多反而会给人一种无重点的感觉。因此在我们现在的每节课应合理确定重点及分布,能够使其前后内容相互照应,将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针对学校的条件、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重点、难点。目标的完成与否取决于重点难点突破情况,重、难点的突破就理应成为课的设计依据。围绕重、难点的突破去设计准备活动、学习活动和放松活动,才能使课堂更具实效性。

四、把握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我们备课的立足点不是从“怎么教”出发,而应从“学生是否能学会?;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么办等”的角度去思考,更多的是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因此,它既要预设,又要融合课堂的动态与生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