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渲染、烘托、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等手法。
•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
回忆《沁园春长沙》写景的手法
•1、视角变化:远近结合、仰视俯视结合。
•2、感官变化:视觉听觉相结合。
•3、动与静:动静结合。
•4、虚与实:虚实结合。
•5、点与面:点面结合。
•6、多种色彩相结合:绘形绘色绘声。
•
写景手法
1、正与侧的结合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动与静的结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动衬静)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以静衬动
)
遥看瀑布挂前川 (化动为静)
两山排闼送青来 (化静为动 )
•
3、声与色的结合(绘形绘声绘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4、虚与实的结合(《蜀道难》)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5、点与面的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6、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二、诗词中常见的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
•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乐景乐情: 《春夜喜雨》
哀景哀情:《秋兴八首》 《登高》
乐景哀情:《春望》
惜我往昔,杨柳依依
哀景乐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因事抒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托物言志:《石灰吟》《爱莲说》
(4)、咏史抒怀:《咏怀古迹》《乌衣巷》
•链接考点:“写景诗”考查内容
•1、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3、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分析“景”“情”关系及派生出的手法
•景情关系:
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正衬: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9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2、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3、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以景结情,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案: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
•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案: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
•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4分)
•答案: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值得玩味,请你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诗人触景生情,羁留异地见落叶而思故乡;
“寒”“独”二字相互映衬,写尽客居他乡凄凉孤独的心情。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