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佐助椿萱1933
佐助椿萱193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127
  • 关注人气:8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2012-02-03 12:38:22)
标签:

乌镇路桥

新闸桥

苏州河上的桥

居民住房拥挤

分类: 桥--苏州河上的桥和城市建设

  我又把二座桥----乌镇路桥和新闸桥合在一章来写了,这不仅因为二座桥相距很近,而且座桥南面都通向新闸路,异桥同途:请看地图: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从上图可以看出,乌镇路桥南向直通新闸路,而新闸桥则通过新桥路再转入新闸路。新闸桥桥名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有新闸二字而无“”字。不少人把新闸桥说成新闸路桥。如2011年11月18日《青年报》电子版的标题“乌镇路桥和新闸路桥都一样的美妙”。文中也称“新闸路桥”。甚至修建桥梁专业工作者也有误写的。如在乌镇路桥桥墩上标注下一座桥桥名也写新闸路桥四个大字。至今未作纠正: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加之二桥的南岸中间仅隔新昌路一段小路,居住的居民同属新桥路居民委员会。二座桥之间两岸岸线治理也有联系。因而,把这二座桥列为一章来写是比较合适的。但二座桥形成的历史和功能不同,所以分二节来叙述。

一、乌镇路桥

  乌镇路桥是连接闸北区乌镇路和黄浦区新闸路。桥南正对地铁1号线新闸路站1号出入口。
  最早建乌镇路桥是1929年建的6孔木桥。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1948年重建为新型大木桥,桥长60.35米,宽9.4米。下图是根据历史资料翻拍的1948年改建后的新木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198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但仍只能通行人和非机动车。1997年1月因桥发生安全问题而拆除。1998年11月起重建,于1999年5月建成长60.35米,宽9.4米钢筋混凝土简支架一桥梁。以后随着苏州河治理污水截留工程进展,苏州河河水逐渐变清。桥两岸改造及原来的粪码头等废弃,重建后的乌镇路桥不但提高了通航能力也安全美观多了。以下是2005年我去该桥参观时拍摄的照片: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但是,由于桥南通向新闸路并非直通而是横通新闸路,桥堍又隔着南苏州路,引桥坡度问题难以解决。故而重建后的乌镇路桥只能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机动车辆仍然不能通行。2009年5月起有关部门对该桥进行整体综合改造工程,拓宽北向直通的乌镇路,南岸截断了南苏州路,有效地解决引桥坡度问题。这项得大于失的综合改造工程完成后乌镇路桥能承载20吨机动车辆通行。以下现在乌镇路桥的雄姿: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从新闸桥上看乌镇路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乌镇路桥通向新闸路的桥面(图片中间红点系地铁1号线新闸路站1号出入口):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在新闸路上看乌镇路桥桥口: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北直通乌镇路: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北岸直通乌镇路横为光复路: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桥南岸与新闸桥之间原来的6个粪船码头已改建为亲水平台: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二、新闸桥 

   我在《苏州河上的桥--福建路桥》一文中说到,1735年清政府在此又建了一座石水闸。由于福建路水闸先建在前,逐称老闸,此闸就称为新闸。新闸二字由此而来。以后效法老闸,在石闸上铺设抽板浮桥,以便行人在无船只通行时行走。清同治元年即1862年巡抚李鸿章主持改建三孔吊桥新闸,中间那孔木板桥面系有铁链,两岸设有盘车,有大船来即用盘车将桥板吊起。清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商董徐鸿逵等募集资金改建石磴木桥。

  以下是根据苏州河展示中心资料翻拍的木桥照片: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到了宣统二年即1910年,由于老桥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行人尤其人力车辆的通行,由闸北巡警总局提出申请经费改建新型木桥。由于辛亥革命兴起,巡警总局长姚继之挟卷建桥款白银32000两潜逃,被迫停工。拖延到1915年才复工,民国五年即1916年建成上部为穿过式钢桁架拱形梁架,下部为木桩基重力式平台,长60.35米宽6.1米,载重量为3吨的新闸桥。以下根据苏州河展示中心资料翻拍的钢桁架桥老照片: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新木桥的建设和建成,对于当时上海沪西北地区成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摇篮起了重要作用。民国初期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兄弟並得到荣宗敬支持,筹资4万银元在新闸桥北岸建设首家福新面粉厂。到1922年2月荣氏的福新面粉厂和纱厂发展到16家。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面粉大王”“纺纱大王”。荣氏发家基础正是新闸桥北岸的福新面粉一厂。以下是优秀历史建筑原福新面粉一厂厂房和仓库。: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1927年该桥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大修。 

  鉴于新闸路年久失修已成危桥,1999年11月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新闸桥进行重建,拆除老桥,改建成长70米宽16.5米水中不设墩53米钢梁直跨对岸,为非机动车人行桥。桥南北两岸的环境也得到一定改善。以下是2005年5月拍摄的新闸桥照片: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重建后的新闸桥解决了闸北区大统路和光复路通向黄浦区新河路转入新闸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往返安全问题。但是随着中央同意上海加快开发开放浦东,上海掀起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热潮,上海机动车辆社会拥有量迅速增长,尤其有7000万中外宾前来参观的世博会将在2010年5月在上海开展,社会各界对新闸桥能通行机动车辆和进一步治理两岸环境的呼声很高。市有关部门考虑到1999年重建此桥时预留了主桥能通机动车辆能力,北端大统路具备了拓宽条件,决定从2009年5月起对新闸桥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是解决两端引桥坡度问题,经过努力克服多种困难,终于在2010年春实现了能通机动车辆的目标。整治后的新闸路更美了: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北通往大统路的桥面: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南直通新河路: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通向北岸桥面: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北直通大统路及转通光复路: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通向南岸的桥面: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南岸与乌镇路桥之间原来的粪船码头改建成绿树成荫的亲水平台: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桥北岸绿化带: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南堍通过南苏州路的引桥髙度仅2米: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北堍通过光复路的引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新河路通向新闸路的路口(站在新闸路上拍摄):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南堍停有车辆,经了解驾车人到黄浦区税务分局(桥边黄色大楼)办理税务: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三、两岸的旧房改造

   经过多年的努力,乌镇路桥到新闸桥之间的苏州河两岸堤岸整治和绿化比较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边老房比较集中,虽然部分已得到改造,但遗留下来的困难仍然很大。相对来说,闸北部分大多是厂房和民房混建一起,民房又大多是平房,可结合工厂搬迁等带动住房改造,如原福新一厂东边住宅群看来已有改建迹象: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但是南岸新桥路居委会地块的民房,大多建于解放前的老石库门房,人口密集,一个门堂住上10多户,水、卫、煤都不配套。在家如厕要用马桶、痰孟,再到公共马桶间倾倒再拿回家洗刷。下图为弄中的马桶间(图左白色小间)和垃圾棚之一,有专人管理还算清洁: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一个门堂内二个水斗装13个水表,据说里边还有3个水表: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弄内的弄中弄很多,过道很小,弄口还建小屋: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又一条聚庆里弄口阁楼: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利用对门围墙搭建弄中髙阁:

苏州河上的桥(九)---乌镇路桥和新闸桥
  在上海闹市中心还存在如此老旧的住宅群,是值得思考的。然而居住在这里居民心情是开朗的,邻里关系相当融洽,我去访问那天一位老阿姨从外地旅游回来,就到邻近邻居家挨家挨户打招呼。我为他们在弄内摄了合影,未征得他们同意不便在此发表。据说早有多家开发商前来规划地块开发都因开发成本过高而作罢。现在他们得知市长已亲自关心他们还在用马桶的情况,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的住房困难必定会得到解决。

     此篇篇幅较长,敬请原谅!                                                    佐助椿萱2012.2.3于上海新华路寓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