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于清代以前并保存至今的古塔共13处14座。(嘉定南翔砖塔是双座)建造最久则是初建于唐代的青浦太阳岛的泖塔。被国际机构评定为世界三个古航船灯塔之一。 塔在古代既是宗教或纪念某人某事件的建筑物又是城镇制高点,是战事和火警观察台,也是一个以层数显示地方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标志建筑物,所以一般府县和重镇都建有塔。只是大部分因战火、自然灾害等才毁于一旦。
上海保存下来的古塔有一个明显特点,是东少西多。东部沿海的崇明、浦东新区、奉贤没保存一座古塔,仅金山保存2处。而西南西北的松江拥有5处;青浦3处;嘉定2处;徐汇1处。对此我个人看法:上海东部地区的土地很多是通过开发滩涂和围海造地而成的,城镇建设相对比西部晚,那时的经济实力与早已设州府级等行政机构或贸易、航运开发较快的松江、嘉定、青浦相比也有差距,东部古代建的塔可能原本就比较少。同时,古塔均由砖木结构建成的,东部受台风等灾害的危害相对较重,可能有些古塔毁于超强台风等灾害或有些不肖之徒挖塔盗宝损毁古塔。这一点可以从松江天马山护珠塔的一角被挖而使塔身严重倾斜的事例得到求证。
建国以后,上海对古塔的保护一度并不重视。记得1959年与当时还是女友后成终生伴侣的林秀蓉同游龙华塔,塔门八字开,任由游人自由上下,无人管理,护塔房屋收归国有,用来开设商店,为拓宽道路使龙华塔成为路边塔,受车震尘飞之苦。尤其文化大革命期间,龙华庙的庙除方丈室和僧人食宿用房外,全被食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当作仓库,存放出口皮蛋、咸蛋,龙华塔关上门听其自然,塔北商店失火差一点殃及龙华塔。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在对古塔的保护工作上,起步相较其他工作是比较慢的。2001年6月我到青浦万寿塔参观,塔破旧不堪,护塔房屋早已作了工厂,两块刻有明代年份的石碑躺在废墟中。我将这两件文物拍摄了下来。


随着各方面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尤其近几年来有了很大进步和改观。大部分古塔得到修缮。松江方塔、龙华塔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对外有条件开放。青浦万寿塔也已推陈出新。上海古塔保护工作必将走上一个新台阶。
一、世界历史文物灯塔---泖塔
位于青浦区沈巷镇太阳岛的泖塔,1962年泖塔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初建于唐代。太阳岛原名泖岛,相传唐宋时期泖岛地区是航运、商业重镇又是文人墨客汇集之地。1998年国际航标协会把泖塔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是上海唯一世界级文物。明嘉靖年间还对泖塔进行过大修,清代以后太阳岛地区才逐渐中落荒芜。上世纪九十年代太阳岛建成旅游度假地后,上海对泖塔进行重修。


这座砖木结构千年古塔如今仍轰立在泖岛上。泖塔美中不足一是宣传不够,知名度较差。许多人不知道上海有一个世界三大古灯塔之一並有1200年历史的泖塔。本文把泖塔列为13处古塔之首,就是想通过慱客这一工具向公众作推荐;二是交通问题,没有公交到达此处。
二、松江方塔
方塔又名兴圣教寺塔位于松江区城厢东南。初建于北宋年间,有近千年历史。以后历代进行过修理。是上海现存唯一座9层古塔。1996年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但毕竟年事已高,到上世纪70年代塔身已有裂缝,木结构部分已经腐朽,难能可贵是有关部门在文革期间用3年时间于1977年完成该塔修复还原。并对塔内壁画等文物实施保护。1978年还扩建占地160亩方塔公园。成为上海主要景点之一。


方塔公园隔湖看方塔

方塔与上海市花--白玉兰
三、龙华塔
龙华塔位于徐汇区龙华古镇龙华路龙华西路口。初建于三国时期吴国赤乌年间,比龙华庙建得更早。1985年至1993年我家就住在龙华西路31弄,每天上下班都经过龙华塔。塔旁商店一店员是我同乡,在龙华塔对外闭门谢客期间,他带我入内参观。才知上世纪80年代有关方面对塔体进行过加固。龙华塔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13处古塔中继方塔之后又一个“国保”。



龙华古塔是上海知名度最高之一。主要是因为位于市区,附近又有国务院文物保护单位上海烈士陵园和市级文物单位龙华古寺。上海第一个飞机场就在塔的南。可惜的龙华古缜基本上已不复存在,换上一批仿古建筑。
四、松隐华严塔
华严塔位于金山区松隐镇。华严塔初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先有松隐寺。相传僧人德然等用指血抄写《华严经》81卷,藏于7级塔顶故名华严塔。1999年市、区(县)文管部门组织对庙和塔进行修缮。2001年6月我去参观时,场外地面工程尚在扫尾。使我惊叹的是庙塔都遭遇过劫难,而二棵百年大银杏树仍枝繁叶茂,可见当地民风之淳朴。佛教宗旨于人为善,这对倡导和谐社会不无补益。


五、青浦万寿塔
万寿塔位于青浦镇南大盈浦沙洲上,俗称南门塔,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汪德馨《塔院记》载:“其士大夫与里之父老子弟输金钱,仿浮图象教,岿然建瓴级于南门之外,丹黄璀璨,上耸云霄。工竣而奉以嘉名,谓之万寿邑之人望云稽首,感百年休养保聚之泽,效万岁歌呼颂祷之声,而藉是以仰报国恩,非徒辉耀文明如雁塔故事,为俊髦题名之地而已。”可见此塔与佛教无关。一
塔成之后,附近又建殿、堂、庑等,占地30余亩,称万寿塔院。院有三殿,气势雄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徐恕(白鹤蒋浦人,进士)独资修塔,“金碧之光,灿烂天表”。1778年塔遭雷击,损坏较重。清亁隆四十六至四十七年(1781-1782年),清学者王昶于塔院修纂《青浦县志》。嘉庆五年(1800年)塔院右建青溪书院,延王昶主讲。光绪九年(1883年),有一铜匠上塔偷锡,于熔锡时失火,木结构大部焚毁,今塔项、腰檐俱无。1959年列为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但改革开放前长期失修,以致出现本文首页图片的状况。1982年在塔基临河筑石驳岸,四周建龙背花窗围墙。1993年,又对塔身予以维修加固。
原有木桥已拆除与陆地相连,为上海地区古培中塔龄最小的一座古塔。21世纪初有关部门又对该塔进行全靣修缮,使之焕然一新。但同边环境仍不够理想。

修复后的万寿塔与修缮前(见本文1、2页插图)相比可说是脱胎换骨


万寿塔对岸湖上居民点

湖上居民点为不知名小女孩摄的像
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她笑得还是很开心

塔前棚房

进塔要经过的路

塔前路边厕所


塔对岸仓库房
2011年春夏笔者二次去万寿塔前,但都是铁将军把门不能入内。只得绕道到河对岸拍摄。
(六)金山区性觉寺千佛塔
千佛塔位于金山区枫泾镇北郊性觉寺内。与其他古塔不同之处是塔内塑有成千佛像,供信众朝拜的。佛身相当素净。又地处城镇较远,体现清静本色。香花券后印有塔、寺介绍文字:



千佛塔虽设9级,但实际高度与寺院高不了多少,不能与方塔同日而语。由于位于金山枫泾古镇之北,参观者通常游枫泾古镇后捎带去看千佛塔。但毕竟是上海13处古塔之一。笔者是11年前与爱妻去参观千佛塔的。
七、松江区佘山秀道者塔
秀道者塔又名月影塔、聪道人塔。位于松江区佘山东山腰间。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塔身八靣七级。砖木结构楼阁型,有腰檐、平座和栏杆。相传建塔者为道人名秀,为修道而隐居于此。故名秀道者塔。塔建成后秀道人引火自焚。明万历年间曾对塔进行大修,1997年松江文物保护单位对此塔进行大修,于1998年12月完工。是上海又一座建在山间幽静之处,相当漂亮貌如其“秀”
佐助椿萱2011.10.1于上海新华路寓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