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
(2011-09-15 23:59: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应用材料 |
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
一、
1、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改的必要性及其任务。教育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教与学的方式是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缺乏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将是一句话,更谈不上学生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由此可见,调整教育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课改的主要任务。
3、观念的转变。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历史潮流,教师必须不断吸收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创新的启迪。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二、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可以分四步,即:
1、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目标的确立、目标的叙述、目标的检测。
2、提供学习条件,包括运用教育理念,注重过程方法,给予具体指导。
3、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注重教材的深入加工、把握即时性教学契机,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4、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方法灵活多样、媒体经济高效、反思全面及时。
(特别强调内容是目标的确立,需要注意:A、确立的目标应该是能即时实现的,不能定得太远;B、目标应该是定给学生而不是教师的;C、目标不能定得太多。)
三、
1、从授课者的角度评课:在评课之前应先让授课者先说说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存在的客观条件,课改任务的完成情况,上完课后自己认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然后再去评价是。
2、跨学科评课。采取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交叉评课,以增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3、通过学生评课可概括为四问,即:
A、你觉得这节课时间长还是短?―――――是否对教学活动感兴趣?
B、你完成(达到)目标了吗? ―――――教学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请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C、你印象深刻的教学实例是什么?――――教学过程是否吸引?
D、你对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长处和缺憾是什么?
四、新教材的编写
1、新教材的编写理念: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如:教材开始没安排汉语拼音的学习); ②注重学生学习惯的养成(如:小练笔的安排);③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金钥匙系列)。
2、
题不是思想的主题,而是蕴含丰富文化的综合性概念);②设计了两个人物形象-----丁丁和冬冬(目的是拉近学生和孩子的亲合力,使教材由原来的教师的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③设置了金钥匙系列(主要是在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切忌作为知识点来传授);④设置了“自检”系列(使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任务)。
四、
1、汉语拼音教学
① 总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
节;能准确拼读音节,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具体要求:1册----认字母,拼音节,读生字
2册----抄写字母和音节
3册----粗略地学习拼写音节
4册----认识大写字母、音序、学会汉字输入
② 教学建议:围绕拼读音节设计教学环节;要以活
动和游戏为主,使儿童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采取多种多样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要把巩固拼音和学说普通话、学识字相结合。
2、识字教学
① 要求:
年级 |
要求认识 |
要求会写 |
识字能力 |
1-2 |
1600-1800 |
800-1000 |
学习当中应识字 |
3-4 |
2500 |
2000 |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
5-6 |
3000 |
2500 |
有较浓的独立识字能力 |
② 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根据上下文猜字。
③ 教学建议:重视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提出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目标,使学生在识字上有不竭的动力;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网络)。
3、识字教学
① 要求: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重视写字的过程,要求能按笔顺写字,间架结构只需注意就行。
② 建议: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
写字习惯;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揣摩汉字的写法,自己练习;要求严而不死。
4、阅读教学
① 阅读教材编写特点:扩大了阅读量;强调整体感
知课文;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把阅读教学过程看成是个性化学习。
② 建议: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用标准答案限制
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互相交流,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学生;培养语感,注重积累;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做好教后反思,促进教学。
五、习作教学
1、习作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最基本的条件是写真话,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2、习作建议: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写作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