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有写博文,不过群里一直和群友在讨论中期方向,而且最近自身也有一些技术上的研究,因此照顾博文的时间很少。今天看到许久以前一个朋友留言说我以前某些观点比较模棱两可,让我也不禁有些感慨了。
抛开感慨,我最近的观点可能比较突兀,7月初反弹的时候,我在群里说市场没有那么乐观。但是到了7月底、8月初,一根长阴之后,我说市场可以乐观。咋一看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这其中有一些细节。7月初的反弹,我以为从2780的位置反弹上来,要过前高基本不可能,没有成交量,必然要先回调。而7月底一根长阴之后,我发现市场有了根本的变化,权重股完全没有下跌的意思,资金从中小创转移到蓝筹,这已经具备了大反弹甚至是走牛的条件。因此当时跟朋友交流的时候说,市场已经具备了向上突的条件,但是迟迟没有放量,因此可能采取的方式跟2014年牛市初期不一样,并不是底部先聚量,而是在突破的当日补量。这个结论在8月15日印证了。
市场又走了这么多。首先结论应该是明确的,这波反弹理应不会这么快结束。最好的走势是要一直反弹到明年年初,但是明年年初这个高点是什么性质的高点还难说,走一步看一步。其次,本次反弹的引领板块不好,是地产银行,在没有成交量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肯定走得很艰难。如果要走好的话,大概率要切换到其他更容易引领市场走向的板块,比如券商什么的。对于目前市场的节奏,暂时判断可能会有进三退二的走势,因此掌握节奏也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对于近期的走势,市场以震荡为主。由于周线已经远离支撑了,而且受周线bolling线上轨的压制,在没有巨量的前提下,短期往上的空间不大,如果股民们要做的话以高抛低吸为主,最低的位置看3050-3060一线(这里如果有效跌破,则反弹大概率要结束,应该趁小反抽先减仓,虽然概率不大,但是仍然要提一下)。
最近在研究一些技术的东西,深有感触对于市场级别的理解。总体的想法是,每一段走势都是有技术要求的,如果没有看出来,很可能是同级别的技术周期已经不适用了,需要更大的周期来分析。比如8月1日到12日的走势,一段慢慢加速的上涨走势,单从短线技术上是很难完全判断出来的,只是当时已经大方向看多,才有了操作的准则。
对于大盘的基础分析,仍然应该以技术线、图形为主,因为这些代表了市场的力量。而技术图形中,应该是以最简单的图形为主,比如收敛、楔形、多重顶底等等。而对于头肩这样稍微复杂的图形,则不要过于苛求,越复杂的东西,其技术力量越薄弱。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对市场几个重要权重或者大板块的走势的关注,特别要对板块轮动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构成了中国股市的基础。至于个股的话,本人研究还比较少,但是本人相信一旦大盘和板块有了解的话,就算是操作非龙头股,也还是会有收益的。这比你追求熊市下跌过程中那少有的几只上涨股要稳得多。
博文没有必要每天都写,因为大周期的技术分析不是每天都要改变的,如果大家看博文,希望看懂博文的关键之处。不能总是想着推荐一些股票,可以轻松赚钱,不付出怎么会有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