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认为本次大盘反弹的实质就是权重股超跌、翘翘板效应、政策利好和年初资金面尚可。
首先分析超跌。去年6月,大盘从2334点跌到1849,然后反弹到2270,其底部区域应该在1950点左右,因此大盘跌了快400点,然后反弹300点。去年年底大盘从2260点跌到1984,然后反弹到2177点,大盘跌了快300点,然后反弹200点。本次大盘从2177点跌到1974点,然后反弹到2146点,跌了200点,反弹已经接近200点。从超跌的角度来说,反弹空间已经超支了。
为什么本次反弹没有和2012年底的反弹比较?因为当时资金面远比现在宽松,而且当时的反弹基本只靠金融板块,银行板块就反弹了快50%。其中少有板块轮动,完全依靠权重板块拉抬。而反观去年6月以后的反弹,基本都依靠板块轮动来展开,随着资金面的紧张,大盘已经不可能靠单一权重板块来重振雄风。
从盘面来看,超跌的意味也非常强,大盘横盘期间,权重跳水的次数很少,基本都是缩量跌不下去的感觉,一旦量再缩不下去了,就继续反弹。
翘翘板效应实际上是对大盘股资金面的一定的改观。主力从创业板等小盘股中脱身,买入权重股票,因此如果创业板继续下跌,那么大盘还会得到一定的支撑。从3月底的情况来看,创业板几度拖累主板绿盘报收,但是大盘又再次上攻,都说明了这个特点。但是创业板的资金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支撑大盘大涨的,不然去年资金紧张的时候,也不会集中资金去炒小盘股了。
今后一段时间,创业板的压力可能越来越大。首先日线、周线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超跌修复,其次纳斯达克的大跌对科技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次“沪港通”也是对高估值股票的一种压力,同时年报、一季报出炉,成长性股票面临涨过了的危险。创业板的走势其实和房价是一个道理,赚钱的东西一旦资金介入过多,泡沫就肯定要破灭。
政策利好实际上起源于2000点保卫战,只是这些所谓的利好实际上都是吹出来的,提高险资入市比例、自贸区(带动房地产和港口股)、优先股(带动银行股)、沪港通都不解决A股制度本身和经济基本面的弊病,只有一些棚户区改造、铁路基建投资可能是对经济有一些拉动作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结果就是大盘肯定要继续下跌,并坚决打穿2000点,同时可能造成2000点成为较长一段时间的铁顶。
从目前利好的情况来看,能出的利好已经很有限了,总理亲自证实不会有强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有微调,但是大的调整很难。同时一些伪利好很快将被揭穿。比如“沪港通”概念,周五港股的“沪港通”概念大跌,说明港股的成熟市场并没有被这种消息所欺骗,很快给出了反应。
技术面上,大盘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位置,一旦冲破2177点,则将打破2270、2260双头之后的下降通道,双底成立,类似于创业板去年年底的双底,大盘将有可能挑战2270点。目前具备了一点点的条件,就是资金面没那么紧张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3月初达到了今年的最低值,随后月底又紧张了下,但是目前有所放松,这是大盘敢于连续拉大阳的资金基础。从时间周期上来看,4月初大盘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虽然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好,但是大盘已经反应麻木了。如果下周继续有利好政策出台,大盘冲过2177点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好的一面也非常的突出。首先有一点大家都比较忽视,大盘在这种并没有力量连续上攻的环境中加速上涨,看一看去年7月份之后的反弹,每次都是在这种加速上攻中结束反弹。由于资金面不支持这样的连续大涨,涸泽而渔的方式使得一些主力资金开始提前离场。这里可以用“沪港通”来类比一下,游资进场拉长阳,机构纷纷离场,如果不是龙虎榜的揭示,我们很可能还蒙在鼓里。
其次,大盘虽然出了头肩底的形态,但是两次地量都在右肩上,使得左肩的平均成交量远比右肩大,没有成交量的支撑,头肩底就只是一个骗人的景象。同时,周四大盘1300亿的成交量是否能够保持,是大盘继续上攻的基础。
再次,权重股拉抬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没有连续的热点,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只赚指数不赚钱,没有持续的热点,使资金比较迷茫,自贸区消息拉地产和港口物流,优先股消息出来拉银行,沪港通消息拉保险券商,这些权重板块都拉过一次以后,还能拉谁?从各个权重板块来看,最早反弹的地产已经反弹了20%,落实了中金公司的马后炮,目前呈现出成交量背离的震荡,并且已经开始成为权重股中跳水的主力军。银行板块反弹超过12%,除去中信银行不算,本波反弹的龙头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都已经反弹超过20%,四大行中工行、农行、中行反弹也有10%,目前银行板块缩量上攻,且优先股的消息已经基本落实,后期如果要大涨的理由大家自己想想吧。资源板块跟经济直接挂钩,去年下半年都只是横盘震荡,目前来看,黄金、稀土、煤炭都没有大涨的理由,局部的反弹都难以得到资金的大力支持。
展望后市,最近一两周大盘还能提供一些断断续续的热点,越靠近月底就越危险。另外,被大家忽略的弱势的经济数据,在市场冷静下来以后,肯定会认真的反思的。总之,涨有多高,横(横盘)有多长,跌得更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