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庐印谈之二-------钱塘苏小是乡亲

(2014-02-26 12:34:57)

http://s9/mw690/002ByfCMzy6GT2mAeda28&690

 

陶庐印谈之二-------钱塘苏小是乡亲

        有幸读到陈豫钟所刻[钱塘苏小是乡亲]一印,陈豫钟(1762—1806)清代学者、书画篆刻家。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廪生。深于小学,工书篆籀,摹印尤精,与黄易陈鸿寿奚冈齐名,为浙派篆刻“西泠八大家”之一。画兰竹秀逸有致,亦工画山水,尝集古今画人为传,著《求是斋集》。《求是斋印谱》。

http://s1/mw690/002ByfCMgy6GVbQz5yU90&690(陈豫钟刻)

      “ 钱塘苏小是乡亲”,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诗《送王少府归杭州》,

           旧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陸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地能消酒,枙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苏小小是南齐時钱塘第一名妓,也有人认为苏小小是后世文人雅士杜撰出来的人物,因为正史没有记载,只是一个传说.最初苏小小的出名是因为出现在众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咏中,如白居易“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等诗句,还有李贺旳的《苏小小》,沈原理的《苏小小歌》,元遗山的《题苏小小像》,袁道宏的《西陵桥》,徐渭的《苏小小墓》,司马槱《黄金缕》等.至于油壁车的故事,也只是后人演绎出来的.有位诗人夜宿西湖,梦见一女子自称是苏小小,并吟了半首词,诗人从梦中醒来,颇有感受,将前半首录了下来,并自己续上下半首,题于西湖之上;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将春色处,纱窗几陣黄梅兩.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于是便有了苏小小完整的故亊和经历.

      苏小小[479-约502]祖辈曾为东晋官,从姑苏流落至钱塘靠祖产经营,成为当地较为殷实之家,她父母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十分宠爱,因为长得娇小,所以叫苏小小.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相继过世,乳母贾姨带着她移居至城西西泠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靠积累度日,尽情享乐于山水之间,因她玪珑秀美,聪明而有气韵,在她身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跟随.没有父母约束的苏小小也乐得和这些文人雅士们交往,常在小楼里以诗会友,苏小小于是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一天苏小小在游玩时遇见一住俊美的公子叫阮郁,两人一见倾心,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并许下山盟海誓,可阮郁在南京当官的父亲听说儿子在钱塘整曰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硬把阮郁逼回了南京,苏小小为此大病了一场.一天苏小小在湖边遇见一住貌似阮郁的人,此人衣却朴素,神情沮丧,一问得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于是主动为他提供钱物帮助让鲍仁赶考.佳人薄命,第二年春,苏小小病逝,这时鲍仁却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剌史,赴任时顺道杭州,却赶上苏小小的葬礼 ,鲍仁抚棺大哭,并将苏小小葬西泠桥畔,筑墓修亭,亲书“钱塘苏小小墓”.如今游西湖都可以见到其墓.

     此苏小小便成为了杭州城家誉户晓的人物,并衍生出一段真实的故事.据张岱《寻梦西湖》记载;宋朝有个叫司马槱的书生,在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问歌何曲?曰金缕曲.后才仲以东坡举荐,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亊,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寻其墓拜之,是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自此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苏小小墓侧.司马槱,字才仲,有《黄金缕》传世.

    最早把“  钱塘苏小是乡亲”刻入印章的是清代大诗人哀枚,在其所著《随园诗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余戏刻一私印,用唐人“  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時率意用之,尙书大加苛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袁枚这方印被尚书指“不伦”而遭苛责,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士大夫的阶层观念,认为苏小小是妓女,有伤风化,一般人不敢明目张胆说出来,而袁枚敢与旧的观念相搏,让尚书大人触了个霉头,一个歌妓也让这遭受许多白眼的袁枚狂放了一回,重拾了人的尊严,据说当年袁枚收了许多的女弟子曾受人指责.http://s11/mw690/002ByfCMzy6GTjAMYY29a&690

http://s2/mw690/002ByfCMgy6GVbxT8Mp11&690


      袁枚这方印从印面看刻得很一般,不过袁枚之学在于诗文,而于篆刻或许只是偶尔为之.不能与专业者可比.在后还有钱塘浙派印人陈光佐也刻过这方印.
http://s3/mw690/002ByfCMgy6GVbVAmY232&690

(陈光佐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