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2013-05-10 10:54:37)
一、本次检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二、本次检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再如照样子写词写句子的第三题,例句是“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根据大题要求,应该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反问句,结果有很多学生想当然地把反问句直接改成了陈述句,就因为语文园地里有这样的练习,平时也练过不少这样的习题,结果就有孩子抓着笔习惯性地答题,而不注意看要求照例子写例子是要再写一个这样的反问句。
审题出错往往是孩子心浮气躁的表现,过于在意答题的速度,忽视了答题的质量,只要从平时听讲习惯、答题习惯方面去纠正,确保孩子写好每次作业,保证每次作业正确率高,答题不马虎,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3、综合性学习存在一定的丢分情况,尽管本组当时在集体备课时一致同意就让孩子围绕开封今年常见的雾霾现象进行有关环境调查,孩子也分别通过电脑查资料、向父母访问等方式如实了解,最后在口语交际课上又一一进行了汇报,有些班级还办了相关的手抄报,但是对于题目当中提到的“你们小组采取了什么方法开展本次活动?”“你们小组采用了什么方式展示了活动成果?”有点弄不明白,不是相互混淆就是理解不到位。说明围绕这项活动而开展的每一步骤,老师没有特别明确,致使孩子稀里糊涂跟着走,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不清楚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处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哪个环节中。
4、阅读题中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孩子的弱项,这次测试卷中出现的两个词语也确实有一定难度,
1、基础知识要抓牢,容易出错的字、词、以及读音,反复巩固是关键,就像老师初次接触学生,能叫上名字的不外乎几个,但是一个月下来,全班同学都能一一对号入座了,不外乎一个“熟”字,因为天天见面,自然烂熟于心了。按照设定好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不要忙于赶进度,忽视了一些基本功的训练,等回过头来查漏补缺时却发现有些问题已根深蒂固,很难纠正了。
2、经典诵读内容要重视,每月的经典内容都是重点课文的关键内容,孩子朗朗上口绝对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回答问题时,可以流畅地下笔。真正做到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
3、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扎实有效的开展,每个程序都不能省略,任何标准的答案都不如孩子的亲身经历来得真切、深刻。
4、阅读训练的关键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课上深入浅出地教给孩子一定的读书方法,才能让他们在阅读练习中举一反三、有章可循,所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热情参与、主动发言与认真倾听都很重要。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准确理解含义深的句子,指导准确运用概括语言阐述理解的结果,并开始学习在书上做笔记。
5、作文教学并不难,孩子的生活绝对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怕写作文的孩子主要源于课外阅读量小,语言过于平淡不够生动具体,还有行文无法做到文从字顺,表达吃力,这需要老师想法设法引导孩子读书和写话的兴趣,只要这些功夫下够了,一个人才能得心用手地驾驭语言文字。同时也要重视作文讲评课,通过评价,使孩子懂得习作技巧,使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