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换个城市再旅行,广西南宁市行(1)
2025-09-06 19:51:58
标签: 旅行 广西 南宁
换个城市再旅行,广西南宁市行(1)
2025/8/17-2025/8/19多变天气
有人说,当旅行去的地方多了,会慢慢地发现各地风俗不同。原来吃饭不仅指吃米饭,吃早餐也可以不只吃米线,当在你的城市认为的小吃,在某个地方有可能就是正餐……当一个人开始像集邮一样四处旅行后,人的见识也在随着旅行逐渐增加。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旅行的路上,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17号,我从广西钦州折返广西南宁,只为当工作旅行结束的时候,从南宁返回厦门,旅行的路上会更顺当一些,也同时换个城市看看风景。
“我的草原没有马,我想咋耍就咋耍
”一个人旅行到了南宁,难得的机会难得宁静,计划在南宁旅行两天两夜。
初到南宁,是在午饭时间。在入住的酒店,把行李放下后,就马上寻找旅行的地方,规划工作旅行两不误。
下午,工作之余,我来到了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是以少数民族为多的省份,自然想去以民族为主的博物馆去看看,了解一下关于各民族的文化东西。决定既行,打车来到青秀山山脚下的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坐落于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大型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其建筑设计灵感源自非常壮族特色的铜鼓,干栏式建筑外观融合现代美学与传统民族元素,展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馆藏展品丰富,其中的壮锦、银饰精美绝伦,是非遗中的瑰宝,是广西民族文化的“浓缩容器。当然,馆藏壮族铜鼓之多之大恐怕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我来这家博物馆参观真是个意外之喜,处处透着精致。尤其让我喜欢的是那些民族服装,独特的花纹配上鲜亮又和谐的颜色,特别有美感,让我忍不住驻足细看。整体逛下来,我能强烈感受到浓浓的民族特色。首先博物馆建筑就是铜鼓造型的外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与内部展品相得益彰,然后进门先看到的是巨大的铜鼓雕塑,瞬间就能感受到壮族的厚重底蕴。然后参观展厅,“五彩八桂”是绝对的主角,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剑到明清的民族服饰,从壮族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到侗族的风雨桥微缩景观,几乎把广西各个世居民族的生活场景都搬到了馆内。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绝对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特别是那面巨大的古代铜鼓,震撼人心,无声诉说着古代文明的辉煌。
下午又匆匆赶去客户处拜访工作。结束后,把仅剩的一点时间,又旅行在离客户不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这家是省博,不同于民族博物馆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这是综合性的省级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是中国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
建筑由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陈列大楼和具有民族风情的文物苑组成,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走进广西区博,见识了震撼登场北流出土的“铜鼓王”直径1.65米、重300公斤,纹饰精美,堪称青铜艺术巅峰的“铜鼓之王”以及馆藏其他的各种300多面铜鼓,见识了四大镇馆之宝:图腾栩栩如生,象征权力与信仰的西汉翔鹭纹铜鼓;气势恢宏的汉代雕塑精品的东汉大铜马;环保设计,灯烟通过凤鸟腹部溶于水中的西汉羽纹铜凤灯;还有民国工艺,层层镂空鬼斧神工的象牙透雕花鸟套球。我沉浸式旅行参观,了解了广西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历史,也认识了民族风情壮锦、侗族风雨桥、苗族芦笙等民族文化。馆外文化苑,我又走上建于水上的烟雾缭绕的风雨楼、侗族鼓楼等民族特色建筑。说,参观广西区博旅行,是穿越八桂千年的文化之旅一点没错。
今天下午的旅行,除了正常工作,匆匆走过了两座博物馆,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文化丰富多样,也是源于广西多民族融合,又有各民族独立文化吧。
话说
“身体能到的地方,就不要让眼睛有遗憾”。吃过晚餐,我又乘上地铁,来到朝阳广场,然后继续步行来到邕江边的民生广场,想看一场南宁夜色下的江景盛宴。我向邕江市民广场方向而行,经过国家4A级旅游文化景区--三街两巷文化街区。
三街两巷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很像,但又不太一样,这里的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从容和文化。走在各式各样的民国古建筑群中,走过青砖石阶,如悠悠岁月流过。
我旅行过很多城市,大部分城市中都有类似的文化街区,今天又游走在南宁三街两巷,街区柔和的灰调古色古香,与朝阳广场繁华强烈的明暗反差,这些沉淀的古韵让我沉醉其中。我到处走走停停,到处乱拍。星光漫过肩头,短发随风轻晃,墙面的斑驳裂痕,人脸的深邃沟壑,甚至风中一茎草的颤动都被赋予史诗般的重,它让瞬间凝固成超越时间的意象,在浓淡之间埋藏欲说还休的故事。我漫步街区,把城市走成历史电影的画面,每一步都藏着自在与美好。
(未完)
旅行:换个城市再旅行,广西南宁市行(1)
换个城市再旅行,广西南宁市行(1)
2025/8/17-2025/8/19多变天气
有人说,当旅行去的地方多了,会慢慢地发现各地风俗不同。原来吃饭不仅指吃米饭,吃早餐也可以不只吃米线,当在你的城市认为的小吃,在某个地方有可能就是正餐……当一个人开始像集邮一样四处旅行后,人的见识也在随着旅行逐渐增加。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旅行的路上,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17号,我从广西钦州折返广西南宁,只为当工作旅行结束的时候,从南宁返回厦门,旅行的路上会更顺当一些,也同时换个城市看看风景。
“我的草原没有马,我想咋耍就咋耍 ”一个人旅行到了南宁,难得的机会难得宁静,计划在南宁旅行两天两夜。
初到南宁,是在午饭时间。在入住的酒店,把行李放下后,就马上寻找旅行的地方,规划工作旅行两不误。
下午,工作之余,我来到了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是以少数民族为多的省份,自然想去以民族为主的博物馆去看看,了解一下关于各民族的文化东西。决定既行,打车来到青秀山山脚下的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坐落于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大型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其建筑设计灵感源自非常壮族特色的铜鼓,干栏式建筑外观融合现代美学与传统民族元素,展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馆藏展品丰富,其中的壮锦、银饰精美绝伦,是非遗中的瑰宝,是广西民族文化的“浓缩容器。当然,馆藏壮族铜鼓之多之大恐怕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我来这家博物馆参观真是个意外之喜,处处透着精致。尤其让我喜欢的是那些民族服装,独特的花纹配上鲜亮又和谐的颜色,特别有美感,让我忍不住驻足细看。整体逛下来,我能强烈感受到浓浓的民族特色。首先博物馆建筑就是铜鼓造型的外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与内部展品相得益彰,然后进门先看到的是巨大的铜鼓雕塑,瞬间就能感受到壮族的厚重底蕴。然后参观展厅,“五彩八桂”是绝对的主角,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剑到明清的民族服饰,从壮族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到侗族的风雨桥微缩景观,几乎把广西各个世居民族的生活场景都搬到了馆内。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绝对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特别是那面巨大的古代铜鼓,震撼人心,无声诉说着古代文明的辉煌。
下午又匆匆赶去客户处拜访工作。结束后,把仅剩的一点时间,又旅行在离客户不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这家是省博,不同于民族博物馆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这是综合性的省级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是中国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 建筑由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陈列大楼和具有民族风情的文物苑组成,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走进广西区博,见识了震撼登场北流出土的“铜鼓王”直径1.65米、重300公斤,纹饰精美,堪称青铜艺术巅峰的“铜鼓之王”以及馆藏其他的各种300多面铜鼓,见识了四大镇馆之宝:图腾栩栩如生,象征权力与信仰的西汉翔鹭纹铜鼓;气势恢宏的汉代雕塑精品的东汉大铜马;环保设计,灯烟通过凤鸟腹部溶于水中的西汉羽纹铜凤灯;还有民国工艺,层层镂空鬼斧神工的象牙透雕花鸟套球。我沉浸式旅行参观,了解了广西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历史,也认识了民族风情壮锦、侗族风雨桥、苗族芦笙等民族文化。馆外文化苑,我又走上建于水上的烟雾缭绕的风雨楼、侗族鼓楼等民族特色建筑。说,参观广西区博旅行,是穿越八桂千年的文化之旅一点没错。
今天下午的旅行,除了正常工作,匆匆走过了两座博物馆,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文化丰富多样,也是源于广西多民族融合,又有各民族独立文化吧。
话说 “身体能到的地方,就不要让眼睛有遗憾”。吃过晚餐,我又乘上地铁,来到朝阳广场,然后继续步行来到邕江边的民生广场,想看一场南宁夜色下的江景盛宴。我向邕江市民广场方向而行,经过国家4A级旅游文化景区--三街两巷文化街区。
三街两巷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很像,但又不太一样,这里的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从容和文化。走在各式各样的民国古建筑群中,走过青砖石阶,如悠悠岁月流过。
我旅行过很多城市,大部分城市中都有类似的文化街区,今天又游走在南宁三街两巷,街区柔和的灰调古色古香,与朝阳广场繁华强烈的明暗反差,这些沉淀的古韵让我沉醉其中。我到处走走停停,到处乱拍。星光漫过肩头,短发随风轻晃,墙面的斑驳裂痕,人脸的深邃沟壑,甚至风中一茎草的颤动都被赋予史诗般的重,它让瞬间凝固成超越时间的意象,在浓淡之间埋藏欲说还休的故事。我漫步街区,把城市走成历史电影的画面,每一步都藏着自在与美好。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