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宜水更宜人,广西宜州行
2025/8/15-2025/8/16雨
人生,说到底是一场热烈而又寂寞的旅行,在茫茫人生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旅行中,可以遇见春风拂面的温柔,可以感受冷风刺骨的孤独。旅行,走着走着就到了很远地方,走着走着,就去了很多的地方;在人生的旅行路上,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上午,我从柳州而来,一路绿皮火车,穿过“十万大山”,“千山万水”,一路风景无限,在中午时便到了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河池市宜州区。
宜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辖区,地处桂中盆地,地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宜州在秦时属桂林郡地,是千年古郡,现在为河池市宜州区。
宜州是中国蚕桑之乡,是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还是广西蔗糖、沙田柚、鱼类生产基地。宜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刘三姐歌谣”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宜州也是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等。宜州自古有“宜山宜水更宜人”的美誉,辖区内有刘三姐故里景区、会仙山等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到达宜州的时候,是中午了,就一直下着雨。虽然旅行路上下雨总是有点不方便,但小雨绵绵中的旅行,在雨中云雾之中看看广西山水别有一番韵味。
下午雨确实有点大,在工作之后,但是我还是不想浪费在一个新的城市旅行时间,便来来到宜州博物馆,即可以旅行又可以避开下雨旅行的尴尬。
宜州博物馆,紧邻冯京公园。宜州博物馆又和刘三姐文化博物馆一处办公。我走进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只开放了在一楼的刘三姐文化展,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在文物调整中暂停开放。好吧,那就参观刘三姐文化展,外面正下着大雨呢。刘三姐文化展,其实不大,主要以文字图片介绍的文化介绍展,较少的实物展,半个小时就逛完了。
待雨稍小了点,我也撑伞在冯京公园内走走,尽管有伞,但积水严重,还是湿了鞋。冯京公园比较普通,我看到最主要就是园内的一座冯京雕像,和一座凉亭外就是树,除了树还是树。
看时间还早,雨说大不大说不小也不小,便打算撑伞旅行宜州学院对面的会仙山,来一场雨中“会仙”看宜州风景。
“北山耸峙,壮若雄狮,登山极目,市区景物尽收眼底”,这称“会仙远眺”说的就是宜州会仙山。会仙山耸峙于宜州龙江北岸,白龙公园内,主要景点有霞客亭、白龙洞、百子岩、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翼王点将台、江北石林、谷仙祠等景点,自唐代始为游览胜地,明朝徐霞客曾踏勘会仙山白龙洞等山洞与江河,对景区内景观赞美不绝口,目前会仙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旅行宜州,登会仙山看最美的宜州城市风景。雨中,我撑把伞,走进山门,在商业街走一段,蒙蒙细雨中很冷清,我略显孤独的沿着山中的登山台阶,在淅淅沥沥雨中向着陌生的山上而行,寻找着散落在会仙山的各处景点。
进入景区便是一条巨龙雕像盘踞在路旁,着实壮观,接着在雨中开始登山,从为纪念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而建的徐霞客塑像和霞客亭开始,沿着湿滑的石阶,一路林木葱茏,环境清幽,烟雾缭绕,如入仙境。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整个景区除了落雨声,加上雨天林木下遮住了光线,半山又笼罩着驱不散的烟雨弥漫,安静的让我有点对前方陌生环境的害怕。最后我还是因对景区的憧憬而继续前行,打卡了会仙亭,到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及其将领唱和诗碑刻的白龙洞口,也到了翼王亭及点将台,又继续前行到迷勒佛洞等,最后下山经过纪念宋代大诗人黄庭坚而建的谷仙祠、山谷衣冠墓等绕一圈才返回到景区大门。
会仙山,以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到处溶洞,加上山中古迹遍布,特别是石刻诗文丰富,所以雨中登山,看见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总算不虚此行,最后虽走错路加上时间不允再登一次而遗憾未登顶,但登上半山也能够一览宜州好风光,但会仙山遇见自己,我如现代徐霞客遇见古代徐霞客,也算到此一游吧。
晚上,雨稍小了点。饭后,我走过龙江二桥,在清澈的龙江边散散步,本来想去逛一下古老的四牌楼的,但因距离远,便在江滨公园漫步走,领略宜州的江滨夜色风景。夜色下,走着瞧着,听着路人讲着我听不懂的壮族语,旅行着小城,原来仅给我半天的时候我也就喜欢上了这座山清水秀的小城。
一夜宁静。
第二天,清晨的第一声问侯便是酒店下江滨公园传来的“宜州刘三姐”的歌声。我走到窗前,看到江滨亭内多位老人在吹拉弹唱,再看望龙江的对岸及远处蒙笼中的山山水水,此情此景真是应了景,宜山宜水更宜人。
2025/8/16 钦州
旅行:宜山宜水更宜人,广西宜州行
宜山宜水更宜人,广西宜州行
2025/8/15-2025/8/16雨
人生,说到底是一场热烈而又寂寞的旅行,在茫茫人生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旅行中,可以遇见春风拂面的温柔,可以感受冷风刺骨的孤独。旅行,走着走着就到了很远地方,走着走着,就去了很多的地方;在人生的旅行路上,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上午,我从柳州而来,一路绿皮火车,穿过“十万大山”,“千山万水”,一路风景无限,在中午时便到了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河池市宜州区。
宜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辖区,地处桂中盆地,地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宜州在秦时属桂林郡地,是千年古郡,现在为河池市宜州区。
宜州是中国蚕桑之乡,是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还是广西蔗糖、沙田柚、鱼类生产基地。宜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刘三姐歌谣”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宜州也是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等。宜州自古有“宜山宜水更宜人”的美誉,辖区内有刘三姐故里景区、会仙山等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到达宜州的时候,是中午了,就一直下着雨。虽然旅行路上下雨总是有点不方便,但小雨绵绵中的旅行,在雨中云雾之中看看广西山水别有一番韵味。
下午雨确实有点大,在工作之后,但是我还是不想浪费在一个新的城市旅行时间,便来来到宜州博物馆,即可以旅行又可以避开下雨旅行的尴尬。
宜州博物馆,紧邻冯京公园。宜州博物馆又和刘三姐文化博物馆一处办公。我走进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只开放了在一楼的刘三姐文化展,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在文物调整中暂停开放。好吧,那就参观刘三姐文化展,外面正下着大雨呢。刘三姐文化展,其实不大,主要以文字图片介绍的文化介绍展,较少的实物展,半个小时就逛完了。
待雨稍小了点,我也撑伞在冯京公园内走走,尽管有伞,但积水严重,还是湿了鞋。冯京公园比较普通,我看到最主要就是园内的一座冯京雕像,和一座凉亭外就是树,除了树还是树。
看时间还早,雨说大不大说不小也不小,便打算撑伞旅行宜州学院对面的会仙山,来一场雨中“会仙”看宜州风景。
“北山耸峙,壮若雄狮,登山极目,市区景物尽收眼底”,这称“会仙远眺”说的就是宜州会仙山。会仙山耸峙于宜州龙江北岸,白龙公园内,主要景点有霞客亭、白龙洞、百子岩、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翼王点将台、江北石林、谷仙祠等景点,自唐代始为游览胜地,明朝徐霞客曾踏勘会仙山白龙洞等山洞与江河,对景区内景观赞美不绝口,目前会仙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旅行宜州,登会仙山看最美的宜州城市风景。雨中,我撑把伞,走进山门,在商业街走一段,蒙蒙细雨中很冷清,我略显孤独的沿着山中的登山台阶,在淅淅沥沥雨中向着陌生的山上而行,寻找着散落在会仙山的各处景点。
进入景区便是一条巨龙雕像盘踞在路旁,着实壮观,接着在雨中开始登山,从为纪念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而建的徐霞客塑像和霞客亭开始,沿着湿滑的石阶,一路林木葱茏,环境清幽,烟雾缭绕,如入仙境。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整个景区除了落雨声,加上雨天林木下遮住了光线,半山又笼罩着驱不散的烟雨弥漫,安静的让我有点对前方陌生环境的害怕。最后我还是因对景区的憧憬而继续前行,打卡了会仙亭,到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及其将领唱和诗碑刻的白龙洞口,也到了翼王亭及点将台,又继续前行到迷勒佛洞等,最后下山经过纪念宋代大诗人黄庭坚而建的谷仙祠、山谷衣冠墓等绕一圈才返回到景区大门。
会仙山,以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到处溶洞,加上山中古迹遍布,特别是石刻诗文丰富,所以雨中登山,看见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总算不虚此行,最后虽走错路加上时间不允再登一次而遗憾未登顶,但登上半山也能够一览宜州好风光,但会仙山遇见自己,我如现代徐霞客遇见古代徐霞客,也算到此一游吧。
晚上,雨稍小了点。饭后,我走过龙江二桥,在清澈的龙江边散散步,本来想去逛一下古老的四牌楼的,但因距离远,便在江滨公园漫步走,领略宜州的江滨夜色风景。夜色下,走着瞧着,听着路人讲着我听不懂的壮族语,旅行着小城,原来仅给我半天的时候我也就喜欢上了这座山清水秀的小城。
一夜宁静。
第二天,清晨的第一声问侯便是酒店下江滨公园传来的“宜州刘三姐”的歌声。我走到窗前,看到江滨亭内多位老人在吹拉弹唱,再看望龙江的对岸及远处蒙笼中的山山水水,此情此景真是应了景,宜山宜水更宜人。
2025/8/16 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