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厦门禾山,春日寻慈岩寺石书房

2025-04-08 19:36:11
标签: 旅行 福建 厦门

厦门禾山,春日寻慈岩寺石书房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喧嚣久了,心便渴望着一处宁静之所。抽个时间出去走走吧,特别是去有山有水的地方,让大自然滋养心处烦躁之人,因为山水可以治愈。

     从平时刷抖音搜集而来的信息,说同安禾山的慈岩寺有着独特的韵味,便择了昨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邀上好友吴必平,踏上了这场踏春探寻之旅。

      春风和煦,自驾沿着蜿蜒曲折的上山公路,沿途春花烂漫,花香四溢。初到禾山,禾山水库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似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平铺于春花烂漫中。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顺着蜿蜒的山路上行,路过建于公路一侧的三门高大仿古寺门,古朴典雅。不多时,慈岩寺便映入眼帘。这座古寺依山而建,静静地坐落于山林之间,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沉稳而安详。据闻,这座古寺始建于南宋端平年间,后在原址重建,现为现代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正面为大雄宝殿,也是这里的核心建筑,寺内供奉三宝佛、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等佛像,香火鼎盛。

 

     我把车停在古寺前广场上,路口巨石上盘根错节的古榕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浓密的绿叶上挂着的红灯笼丰富了美景的色彩。我来到广场的边缘寻一番春景,古寺周边景色优美,草绿水茵,繁花满树,泉水潺潺……这里是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

    由于不是专程来烧香拜佛,而是旅掠风景,所以我们便没有入寺参拜。从寺门前路过,听着寺内传出的禅音,一股静谧祥和的氛围依然扑面而来。那一刻,我心中的浮躁与烦恼也仿佛被这宁静的氛围一一抚平。

    绕过宝殿,来到古寺后山。这里别有一番天地,静谧清幽得如同世外桃源。沿着凿于巨石上的石阶向上,右前方的壁立巨石上,刻有几帧独特的摩崖石刻,看碑上是“刘汝南和李春芳题诗摩崖石刻”,其见历史悠久和艺术价值。

     继续向山而行,几米之上,一处拱型门而入,是一座平房石室的供佛处石室,看石门楣上刻有“慈岩石室”。我没有进入而出来来到上方,这里便是著名的豪山石佛塔。据说石佛塔,建于明永乐十一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但见以石砌塔,塔身三层,通高三米左右,塔身刻有“皇明永乐诸佛法典”八字,塔周雕刻精美,可见石雕无数,可欣赏石刻艺术。

    接着沿山路绕过石佛塔保护碑,继续向山而上,经过“尊佛”巨石,穿过劲松异树,一路芳华正茂,来到梵净亭。亭中悬挂大钟,我们绕亭一周,又各敲大钟三下,钟声悠长,传向远方。

     在春日芳纷的花丛中穿行,到达石书房。见在一巨石下留一石室,正面用石砌墙,留一小门进出,据说这里是明代三位进士康尔韫、柯凤翔、林一材曾在此读书的地方。透过小门,可见房内有石砌的床、桌,门外有巨大的笔架石。石书房前有一小院子,我们在小院子内坐下休憩,感受山里的宁静,此刻,仿佛时间也都为这份宁静而停留。

    稍作休息,我们来到石书房外,这里也是慈岩寺后的最高处。我站在高处,春风拂面,神清气爽。我前眺打石山,后望砖仔山,右看坑内山,左瞰禾山水库,坐拥大好河山。思绪飘远,在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工作的压力与烦恼,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不知不觉,太阳西移。我们便下山。下山路过水库,便来到禾山水库湖畔,看着初露绿色的小草,我们席地而坐,眺望湖面,波光粼粼。湖畔垂钓的人聚精会神,几个同样踏春寻春的路人轻轻走过……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爽,还夹杂着湖水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直到傍晚返回。此次春日寻芳,山水之行的慈岩寺旅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和慈岩寺的独特魅力,更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在这繁华的世界中,慈岩寺山中就如同一方净土,守护着内心的宁静。我想,我一定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重温这份美好与宁静。

2025/4/8厦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