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雪国》与艺伎爱的情愫

2024-11-18 20:14:02
标签: 读书

《雪国》与艺伎爱的情愫

     火车 穿过长长的隧道,“夜的底层变成白色的了”,这是来到了雪国。雪国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花、杉树。在雪国,月色也是别有特色,“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 野尽头惟一的景色,月色虽以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寥峭的感觉。这是来自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的对雪国的描写。

    今天又看完一本名著纸质书籍,杜昊天译的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新感觉派小说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他一生创作小说百多篇,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以及《睡美人》等。

     《雪国》,情节故事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伎、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小说中主角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伎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小说是从岛村第二次来雪国开始的。驹子的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患了肺结核,叶子陪同他从东京乘火车返回汤泽,正好坐在第二次去会驹子的岛村对面。岛村透过车窗欣赏黄昏的雪景,却看到映现在车窗上的美丽的叶子,不禁喜欢上了这个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驹子、叶子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哀怨和冷艳的世界。

 

     小说最终以叶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终。小说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岛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到这个温泉浴场同驹子相会、在火车上山野的灯火映在叶子脸上时的情景,心房又扑扑地跳动起来。仿佛在这一瞬间,火光也照亮了他同驹子共同度过的岁月。这当中也充满一种说不出的苦痛和悲哀。 

      驹子从岛村身旁飞奔出来。这与她捂住眼睛惊叫差不多在同一瞬间。也正是人们“啊”地一声倒抽一口冷气的时候。 

  驹子拖着艺妓那长长的衣服下摆,在被水冲过的瓦砾堆上,踉踉跄跄地走过去,把叶子抱回来。叶子露出拼命挣扎的神情,耷拉着她那临终时呆滞的脸。驹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一样。 

  人群的喧嚣声渐渐消失,他们蜂拥上来,包围住驹子她们两人。

  “让开,请让开!” 

      岛村听见了驹子的喊声。 

  “这孩子疯了,她疯了!” 

  驹子发出疯狂的叫喊,岛村企图靠近她,不料被一群汉子连推带搡地撞到一边去。这些汉子是想从驹子手里接过叶子抱走。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我喜欢小说的结尾的方式,不愧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连结尾都体现出艺术性。我读完《雪国》全文,情节中驹子真心爱上岛村,不能自持,岛村清楚地知道驹子迷恋上了他,但他认为驹子的爱情追求甚至她的生存本身就是徒劳的,可悲的。岛村在驹子为“生活而生活,为爱情而爱情”这一女性悲哀情感漂荡着,他的内心为苦涩所浸泡。他倾心叶子,而叶子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细看小说,作者在朦胧中展示事件,创造出一种虚幻的美,超越现实美的绝对境界。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这种虚无感与物哀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也许,《雪国》的成就,就在于作者通过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又处处体现着淡淡的哀思。就像,“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颗粒的精神田野”。

2024/11/13厦门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