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武平·狮岩
2024-10-11 22:52:29
标签: 旅行 福建 龙岩 武平
武平·狮岩
秋天,一半萧瑟一半灿烂。
秋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绪的静美。在这个秋天,愿有人陪煮烟火吹晚风,伴迎朝霞数繁星,愿所有关于秋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愿所有关于秋的故事都是别样深情。
岁月不晚不早,秋日恰似春朝。秋天的故事,就包括了一场旅行。在这个秋天,国庆假期,我回到了武平。在秋风秋日芦苇花婆娑起舞的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旅行了在武平岩前的狮岩景区。
岩前有佛,佛在狮岩。
武平岩前镇狮岩景区,是武平岩前一处以石灰岩溶洞地貌的景区。景区绿树成荫,香烟缭绕,清幽雅静,景色宜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有溶洞、古定光古佛寺、何仙姑宫、大雄宝殿、均庆寺、财神殿等主要景点。狮岩,古时叫做南安岩,因山头的峰石形状像极了一头狮子盘踞于此,守护着这片土地,因而改名为狮岩。
我们来到景区,过路口牌坊,再入景区“均庆寺”山门。山门内便是寺前广场和放生池,山下是均庆古寺。均庆古寺,佛音缭绕,庄严肃穆,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宋真宗时封为均庆院而成为闽西首座被敕赐的寺院,现存三宝殿主体为清乾隆年间重修,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是见证定光古佛在狮岩修炼起居圆寂史实的重要场所。从广场远望,碧绿的小山下,均庆寺居中,左为伽蓝殿,右为地藏殿,寺后台阶而上为仙佛楼,值得一提的是,地藏殿旁,一棵古榕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
参观完均庆古寺,从仙佛楼旁拾阶而上,位在均庆寺和仙佛楼直线后的半山腰上,树木参天,曲径通幽,便是狮岩的溶洞口了。登狮岩,进到洞口,“钟乳悬石,灵隐古刹”便是此处了。只见洞口巨大,洞内有殿,殿为定光古佛殿,但见狮岩洞口,岩壁上刻有北宋丞相李纲所题的“灵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洞两旁立着护法神。而洞内的古佛殿,龛亭上并排着三尊定光古佛神像,大小略如凡人,全装袈裟,戴僧帽,形态相似。
入狮岩洞口,进入溶洞中,在
古佛殿后,有一溶洞曲径,此曰“通天第一洞”,站此处凉风袭人。沿曲径走进洞内,豁然开朗,洞内宽敞,平地可容数百人。洞内探幽,见洞内涌道纵横,石柱笔立,钟乳悬垂,泉露滴敞,不仅有许多大自然造化的石狮、石象、石猴、石龟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有不计其数的石乳、石钟、石柱、石笋等巧夺天工的奇异景观。通过溶洞,向左走可到达观音洞、何仙姑亭等,向右可通财神殿、药王菩萨宫等。我们在洞内捉迷藏式的逛,洞洞相通,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我们向上走出洞口,拾级而上,登达狮岩山顶。在狮岩的顶峰,有观景平台,可俯瞰岩前小镇,泉水湖景观等。山顶建有石凳石桌,我们小憩后方才沿绿道下山。
返回下山,经何仙姑亭,但见仙姑神像,仙气飘飘。话说狮岩历史悠久,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成仙地。据《福建通志》记载:“仙姑世居武平南岩”,生于后晋福二年丁酉。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生时性质异凡,幼性清净,不饮酒,不食荤牲,长年隐居狮岩之中,一生矢不适人。她在南岩修真养性,传说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当时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名,通称之为“仙姑”,从此有此处回何仙姑成仙之地一说。
我们继续向下,走过观音洞,但见洞口巨大,洞内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不愧为溶洞奇观,处处鬼斧神工。
景区很大,我们从溶洞上山,洞外下山,一路下来,便没再去景区右侧的更远一点的财神殿等区游玩了,便通过“树抱石”的幽径回到了均庆寺前的广场,恋恋不舍再次与狮岩整体来一个合影,便离开了狮岩景区。
总要说再见, 相遇又别离。喜欢这样的旅行,狮岩,我还会再来的。
2024/10/7厦门
旅行:武平·狮岩
武平·狮岩
秋天,一半萧瑟一半灿烂。
秋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绪的静美。在这个秋天,愿有人陪煮烟火吹晚风,伴迎朝霞数繁星,愿所有关于秋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愿所有关于秋的故事都是别样深情。
岁月不晚不早,秋日恰似春朝。秋天的故事,就包括了一场旅行。在这个秋天,国庆假期,我回到了武平。在秋风秋日芦苇花婆娑起舞的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旅行了在武平岩前的狮岩景区。
岩前有佛,佛在狮岩。 武平岩前镇狮岩景区,是武平岩前一处以石灰岩溶洞地貌的景区。景区绿树成荫,香烟缭绕,清幽雅静,景色宜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有溶洞、古定光古佛寺、何仙姑宫、大雄宝殿、均庆寺、财神殿等主要景点。狮岩,古时叫做南安岩,因山头的峰石形状像极了一头狮子盘踞于此,守护着这片土地,因而改名为狮岩。
我们来到景区,过路口牌坊,再入景区“均庆寺”山门。山门内便是寺前广场和放生池,山下是均庆古寺。均庆古寺,佛音缭绕,庄严肃穆,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宋真宗时封为均庆院而成为闽西首座被敕赐的寺院,现存三宝殿主体为清乾隆年间重修,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是见证定光古佛在狮岩修炼起居圆寂史实的重要场所。从广场远望,碧绿的小山下,均庆寺居中,左为伽蓝殿,右为地藏殿,寺后台阶而上为仙佛楼,值得一提的是,地藏殿旁,一棵古榕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
参观完均庆古寺,从仙佛楼旁拾阶而上,位在均庆寺和仙佛楼直线后的半山腰上,树木参天,曲径通幽,便是狮岩的溶洞口了。登狮岩,进到洞口,“钟乳悬石,灵隐古刹”便是此处了。只见洞口巨大,洞内有殿,殿为定光古佛殿,但见狮岩洞口,岩壁上刻有北宋丞相李纲所题的“灵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洞两旁立着护法神。而洞内的古佛殿,龛亭上并排着三尊定光古佛神像,大小略如凡人,全装袈裟,戴僧帽,形态相似。
入狮岩洞口,进入溶洞中,在 古佛殿后,有一溶洞曲径,此曰“通天第一洞”,站此处凉风袭人。沿曲径走进洞内,豁然开朗,洞内宽敞,平地可容数百人。洞内探幽,见洞内涌道纵横,石柱笔立,钟乳悬垂,泉露滴敞,不仅有许多大自然造化的石狮、石象、石猴、石龟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有不计其数的石乳、石钟、石柱、石笋等巧夺天工的奇异景观。通过溶洞,向左走可到达观音洞、何仙姑亭等,向右可通财神殿、药王菩萨宫等。我们在洞内捉迷藏式的逛,洞洞相通,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我们向上走出洞口,拾级而上,登达狮岩山顶。在狮岩的顶峰,有观景平台,可俯瞰岩前小镇,泉水湖景观等。山顶建有石凳石桌,我们小憩后方才沿绿道下山。
返回下山,经何仙姑亭,但见仙姑神像,仙气飘飘。话说狮岩历史悠久,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成仙地。据《福建通志》记载:“仙姑世居武平南岩”,生于后晋福二年丁酉。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生时性质异凡,幼性清净,不饮酒,不食荤牲,长年隐居狮岩之中,一生矢不适人。她在南岩修真养性,传说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当时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名,通称之为“仙姑”,从此有此处回何仙姑成仙之地一说。
我们继续向下,走过观音洞,但见洞口巨大,洞内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不愧为溶洞奇观,处处鬼斧神工。
景区很大,我们从溶洞上山,洞外下山,一路下来,便没再去景区右侧的更远一点的财神殿等区游玩了,便通过“树抱石”的幽径回到了均庆寺前的广场,恋恋不舍再次与狮岩整体来一个合影,便离开了狮岩景区。
总要说再见, 相遇又别离。喜欢这样的旅行,狮岩,我还会再来的。
2024/10/7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