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的《老子化胡经》和佛道之争<转载>

(2011-10-07 14:44:3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三教文化
《老子化胡经》,西晋道士王浮撰。一卷。以后陆续扩增为十卷。《通志·艺文略》  
即着录为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六亦录为十卷,并称魏明帝为之序。《文献  
通考》卷二百二十四着录十卷,并引裴松之《三国志注》、《新唐书·艺文志》等说明  
化胡成佛故事的发生及对《化胡经》真伪的争议。敦煌写本有此经十卷本残卷,存一、  
二、八、十等卷,系唐玄宗时写本。按王浮所撰一卷本《化胡经》,早佚,后经增纂的  
十卷本,也仅存残卷。主要内容是敷衍老子携关令尹喜西入天竺,化为佛陀,立浮屠教,  
从此才有佛教产生的故事。现存唐玄宗时写本之第一卷,记西域八十一国名称,多与唐  
代典籍所载相同,当出于初唐。第十卷《老子化胡经玄歌》,则为北魏作品,可见此十
  卷本非一时一人之作。

http://s9/middle/8e3b3831haeb0058a8698&690

    老子化胡的故事最初起于东汉。汉桓帝时,襄楷上书提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  
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  
血,遂不盼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①三国时,化胡说内容进一步有所发展。  
《三国志·魏书》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称:  
    “《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  
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②可见《浮屠经》以老子为佛陀之师,为《老子  
化胡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西晋惠帝朝(290~306)末年,道佛之争日益加剧,道  
士祭酒王浮与沙门帛远辩论二教邪正后,遂撮合历史上的老子化胡说,加上自己的引申  
发挥,创作《老子化胡经》,以证明道在佛先,道教地位应在佛教之上。  
    《老子化胡经》产生后,很快成为佛道二教斗争的一大公案,双方围绕此书的真伪,  
辩论了近一千年。道教方面力证此书之真,并以此为基础,相继造作了许多具有明显化  
胡内容的道书,如《玄妙内篇》《出塞记》《关令尹喜传》《文始内传》《老君开天经》  
等,以证明道优于佛;佛教方面除力辩此书之伪外,也造作伪经进行反攻,如《周书异  
记》《汉法本内传》等,说释迦为孔子、老子之师。至唐高宗、武周时,佛教方面将此  
事诉诸朝廷,请求禁毁《老子化胡经》,中间虽有较大争议(如八学士奉敕议《老子化  
胡经》,回言此经不假),终于两次下令焚毁。但是当时焚毁令不严,《老子化胡经》  
照样流传。直至元宪宗、世祖二朝,全真道侵占了佛教庙宇田产,佛教以《老子化胡经》  
是伪经为由头,两教再次展开大辩论。全真道在宪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的两次辩论中败  
北,元朝廷两次下令焚毁道经,《老子化胡经》首当其冲,彻底被焚毁。从此该经亡佚,  
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皆无存录。  
    《老子化胡经》敷衍的老子化胡故事虽属虚构,但在此之前,《后汉书》《三国志》  
所记老子化胡事,似乎事出有因,或许在两汉前,“老子经”确已在西域流播,因此才  
有此讹传。  
    果真如此,倒是中印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进一步研究。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人们在偶然间发现了一座文化宝库,那就是闻名中外的敦煌莫
高窟书库。从遗物中发现了670多年前已被销毁的《老子化胡经》,但已残缺不全,只存一、
二、八、寸等卷,各卷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附一份资料参考--
               老子化胡经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

         是时太上老君。以殷王汤甲庚申之岁建□之月。从常道境。驾三气云。乘

于曰精垂□九耀。入於玉女玄妙口中。寄胎为人。庚辰□二月十五日诞生于毫。九

龙吐水灌洗其形。化为九井。尔时老君须发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莲花。乃至于九。

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

一切动植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应度未度咸悉度之。隐显人间。为国师范。

位登太极。无上神仙。时有自然天衣桂体。神香满室。阳景重辉。九日中。身长九

尽。众咸惊议。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天神空里。赞十号名。所言十

者。太上老君·圆神智无上尊·帝王师·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无为上人·大

悲仁者·元始天尊此后老君。凝神混迹。教化天人。兼说治身中外法。百有余载。

王道将衰。杀戮贤良。枉定无数。忠臣切谏。及被诛夷。天降洪灾。曾无觉悟。如

是数载。为周所灭。康王之时。岁在甲子。亦同俗官。晦迹藏名。为柱下史。师辅

王者。至于照王。其岁癸丑。便即西迈。过函谷关。授喜道德五千章句。并说妙真

西升等经。乃至太清上法三洞真文灵宝符图太玄等法。使其教授。至精仁者羽化神

仙。令无断绝。便即西度。经历流沙。至于阗国毗摩城所。尔时老君举如来节。招

诸从人。倏忽之间。有赤松子·中典丈人·元始天王·太一元君·六丁玉女·八卦

神君及龙虎君·功曹使者·金乘童子·惠光童子·天官地官水官空官·日官月官·

山官海官·阴官阳官·木官火官·金官土官·五岳四续诸神等君·天丁力士·游罗

将军·飞天神王·仙人玉女·十万余众。乘云驾龙。浮空而至。於是老君处于玉帐。

坐七宝座。炃百和香。散众名花。奏天钧乐。诸天贤圣周匝围绕。复以神力召请胡

王。无问远近。人士咸集。于阗国王乃至朱俱半王·渴叛陀王·护密多王·大月氏

----------------------- Page 2-----------------------

王·骨咄陀王·俱蜜王·解苏国王·拔汗那王·久越得犍王·多勒建王·罽宾国王·

诃达罗支王·波斯国王·疏国王·碎叶国王·龟兹国王·龟兹国王·拂林国王·大

食国王·殖腻国王·数漫国王·恒没国王·俱药国王·嵯骨国王·昙陵国王·高昌

国王·焉耆国王·弓月国王·石国王·瑟匿国王·康国王·史国王·米国王·似没

盘国王·曹国王·何国王·大小安国王·穆国王·乌那葛国王·寻勿国王·火寻国

王·西女国王·大秦国王·舍卫国王·婆罗柰国王·帝那忽国王·伽摩路王·乾陀

罗王·乌长国王·迦叶弥罗国王·迦罗王·不路罗王·泥婆罗王·热吒国王·师子

国王·拘尸那罗国王·毗舍离王·劫毗陀王·室罗伐王·瞻波罗国王·三摩咀吒王·

乌荼国王·苏刺吒国王·信度国王·乌刺尸王·扈利国王·狗头国王·色伽栗王·

    ^3 
漫吐 □王·泥拔国王·越底延王·奢弥国王·小人国王·轩渠国王·陀罗伊罗王·

狼揭罗王·五天竺国王·如是等八十余国王。及其妃后。并其眷属。周匝围绕。皆

来听法。尔时老君告诸国王。汝等心毒。好行杀害。唯食肉血。断众生命。我今为

汝说夜叉经。令汝断肉专食麦□。勿为屠杀。不能断者。以自死肉。胡人佷戾。不

识亲疏。唯好贪淫。一无恩义。须发拳鞠。疏洗至难。性既膻腥。体多垢秽。使其

修道。烦恼行人。是故普令剔除须发。随汝本俗而衣毡裘。教汝小道。令渐修学。

兼持禁戒。稍习慈悲。每月十五日。常须忏悔。又以神力为化佛形。腾空而来。高

丈六身。体作金色。面恒东向。示不忘本。以我东来故显斯状。令其见者。发慈善

心。汝等国王。所有朝拜一像吾面。东向政事。如是不久。过葱岭山。中有深池。

毒龙居止。五百商旅。宿於池滨。为龙所害。竟不遗一。我遗其国渴叛陀王傅祝与

之。就池行法。龙王恐怖。乃变为人。谢过向王请移别住。不复於此更损人民。令

后往来绝其伤害。次即南出至于乌场。遍历五天。入摩羯国。我衣素服。手执空壶。

置精舍中。立浮屠教。号清净佛。令彼刹利婆罗门等而奉事之。以求无上正真之道。

历年三八。穆王之时。我还中夏。使入东海。至于蓬莱方丈等洲。到於扶桑。暂过

大帝之所。挍集仙品称位高下。又经八王二百余载。幽深演之时。岁次辛酉。三川

----------------------- Page 3-----------------------

震荡。王者将亡。数遭百六。非人可制。我更西度。教化诸国。次入西海。至于聚

窟流麟等洲。总召十方神仙大士及初得道地下主者并未授任游散仙人至孝至忠适经

历度者。如是等辈八万余人。挍量功德行业轻重。授其职位五等仙官二十七品仙真

上圣岳渎三天。咸悉补拟如是。又经六十余载。桓王之时。岁次子一阴之月。我令

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国入乎白净夫人口中托荫而生。叼为悉达。舍太子位。

入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始建悉昙十二文字。展转离合三万余言。广说经

诫。求无上法。又破九十六种邪道。历年七十。示人涅磐。襄王之时。其岁乙酉。

我还中国。教化天人。乃授孔丘仁义等法。尔后王诞六十年间。分国从都。王者无

德。我即上登昆仑。飞升紫微。布气三界。含养一切。后经四百五十余年。我乘自

然光明道气。从真寂境飞入西那玉界苏邻国中。降诞王室。示为太子。舍家入道。

号末摩尼。转大法轮。说经诫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际及二宗门。教化天人。令知本

际。上至明界。下及幽涂。所有众生。皆由此度。摩尼之后。年垂五九。金气将兴。

我法当盛。西方圣象。衣彩自然。来入中洲是效也。当此之时。黄白气合。三教混

齐。同归於我。仁祠精舍。接栋连甍。翻演后圣大明尊法。中洲道士。广说因缘。

为世舟航。大弘法事。动植含气。普皆救度。是名总摄一切法门。

    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玄□卷第十

         我往化胡时。头载通天威。金紫照虚空。焰焰有光晖。胡王心惫戾。不尊

我为师。吾作变通力。要之出神威。麾日使东走。须弥而西颓。足踏乾神桥。日月

左右回。天地昼暗昏。星辰牙差驰。众灾竞地起。良医绝不知。胡王心怖怕。叉手

向吾啼。作大慈悲教。化之渐微微。落簪去一食。右肩不著衣。男曰忧婆塞。女曰

忧婆夷。化胡今宾服。游神於紫微。

----------------------- Page 4-----------------------

         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汝共摩诃萨。□经教东秦。历落神州界。迫至

东海间。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年终时当还。慎莫

恋中秦。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镇。寺庙崩倒澌。龙王舐经文。八万四千弟子。一

时受大缘。轮转五道头万无一升仙。吾在三天上。愍子泪流连念子出行道。不能却

死缘。不能陵虚空。束身入黄泉。天门地户塞。一去不能还。虽得存禋嗣。使子常

塞心。逆天违地理。灾考加子身。神能易生死。由子行不真。三十六天道。终卒归

无形。

         我身西化时。登上华岳山。举目看昆仑。须弥了了悬。矫翼履清虚。倏忽

到天西。但见西王母。严驾欲东旋。玉女数万千。姿容甚丽妍。天姿绝端严。齐执

皇灵书。诵读仙圣经。养我同时姝。将我入天庭。皇老东向坐。身体曒然明。授我

仙圣道。接度天下贤。

         我昔西化时。登上华岳山。北向视玄冥。秦川荡然平。汉少杂类多。不信

至真言。吾后千余年。白骨如丘山。尸骸路草野。流血成洪洪。渊不忍见子。苦故

作大秦。吟哀叹二十二十。头以示通中。贤见机降时。世不值苦以辛。

         我昔化胡时。西登太白山。修身岩石里。四向集诸仙。玉女担浆酪。仙人

歌经文。天龙翼从后。白虎口驰断。玄武负钟鼓。朱雀持幢幡。化胡成佛道。丈六

金刚身。时与决口教。后当存经文。吾升九天后。克木作吾身。

         我昔离周时。西化向罽宾。路由函关去。会见尹喜身。尹喜通窈冥。候天

见紫云。知吾当西过。沐浴斋戒身。日夜立香火。约敕守门人。执简迎谒请。延我

入皇庭。叩搏亦无数。求欲从我身。道取人诚信。三日口不言。吾知喜心至。遗喜

----------------------- Page 5-----------------------

五千文。欲得求长生。读之易精神。将喜入西域。迁喜为真人。

         我昔化胡时。涉天靡不遥。牵天覆六合。艰难身尽婴。胡人不识法。放火

烧我身。身亦不缺损。乃复沈深渊。龙王折水脉。复不复流行。愚人皆哀叹。枉此

贤人身。吾作腾波气。起立上著天。日月头上曒。光照亿万千。胡王心方悟。知我

是圣人。叩头求悔过。今欲奉侍君。伏愿降灵气。怒活国土人。吾视怨家如赤子。

不顾仇以嫌。化命一世士。坐卧诵经文。身无荣华饰。后毕得升天。吾告时世人。

三界里中贤。欲求长生道。莫爱千金身。出身著死地。返更得生缘。火中生莲花。

尔乃是至真。莫有生杀想。得道升清天。未负即真信。丧子千金身。我昔学道时。

登崖历长松。盘屈幽谷里。求觅仙圣公。食服泥洹散。渐得不死踪。九重室中。得

见不死童。身体绝华丽。二仪中无双。遗我元气药。忽然天圣聪。

    尹喜哀叹五首

         尹喜告世人。欲求长生道。莫求时世荣。我昔得道时。身为关府君。一日

三赏赐。杂彩以金银。不以为己有。施与贫穷人。白日沾王事。夜便习灵仙。□松

食苦柏。微命乃得存。精诚神明佑。守真仰苍天。感得天地道。遇见老君身。难我

以父母。却遗五千文。秘室伏读之。三年易精神。授我仙圣方。都体解自然。

         我昔上九天。下向视玄冥。但见飞仙士。列翼影清天。朝宗九天主。太上

皇老君。涤荡六府中。受读仙圣文。王乔得圣道。游行五岳间。服气食玉英。受命

与天并。

         昔往学道时。登岳历高冈动见百丈谷。赫赤道里长。有无极神气。何以到

西方元以度赤谷。垂泪数千行。自念宿罪重。五内心摧伤。我昔求道时。迳历数千

----------------------- Page 6-----------------------

崖。浮游八荒外。徒跣身无衣。东过日出界。西浔清山累。足底重躎生。手中把少

微。道见西王母。问我子何归。耻身不学道。意欲觅仙师。感我精诚至。乞我鞋以

衣。尔乃得学道。仙气渐微微。父母怪我晚。昼夜悲嗥啼。大道与俗返。一往不复

归。高志日日远。不觉心肝摧。虽得不死道。气力甚微微。心精不退转。今作天人

师。

         昔往学道时。踪迹亦难寻。东到日出界。树木郁郁深。南到阎浮提。大火

烧我身。西到俱地尼。但见金城门。青龙尧城腹。白虎守城前。冲天金楼殿。太上

居湛然。光影耀虚空。仙人绝端严。齐执黄卷书。口诵长生文。北向入玄冥。大水

湛湛深。绕天数百匝。足底重躎生。尔乃得仙道。把揽天地神。子能述吾道。白日

得升天。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三十六宫主。太上皇老君。哀愍下世士。垂神教世贤。子欲修冥福。先当

体窈冥。生时得尊贵。不如过去荣。仙驾龙车。迎子游清天。上登金楼殿。坐卧虚

空间。行则飞仙从。威仪上柱天。朝登天东头。暮到於天西。戏乐九天外。纵意极

周旋。驱使役百鬼。总统於万金。吾哀世愚民。不信冥中神。恃力害良善。不避贤

行人。驰马骋东西。自谓常无前。善恶毕有报。业缘须臾间。神明在上见。遣使直

往牵。从上头底收。系著天牢门。五毒更互加。恶神来克侵。口吟不能言。妻子呼

仓天。莫怨神不佑。由子行不仁。

         吾哀时世人。不信於神明。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衣厚饭得饱。灾考

不到门。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外恭心不敬。神明

以知人。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伺命来执载。丞相

----------------------- Page 7-----------------------

踏地镇。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生神不卫护。杀神来入身。或患腰背痛。或患

头目疼。百脉不复流。奄忽入黄泉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

         吾哀世愚人。不信冥中神。生时不恭敬。死便偿罪缘。典官逐后驱。牵北

走东西。抱填江与海。负石累高山。白日不得食。夜分不得眠。朝与杖一百。暮与

鞭一千。不堪考对苦。卖罪与生人。两两共相牵。遂至死灭门。皆由不敬道。神明

考挞人。何不敬真神。生死得升天。生荣死者乐。生死得得蒙恩。

         吾哀时世人。不信冥中神。一门有十息。纵意行不仁。神明鉴无外。终不

滥杀人。或^7□华秀子。或^7□妙少年。门崩户以坏。学者如浮云。死亦不脱岁。

慧哭仍相寻。妻子沈堙澌。一身孤独存。呼天天玄远。呼地地亦深。不能自怨责。

各道怨师尊。虽欲思善道。十子不复还。

         吾告时世人。修道宜殷勤。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昔有刘仲伯。精诚

於道门。劝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命尽应当死。众神

与表天。三魂飞扬澌。七魄入死星。右神削死籍。左神著生名。伺命来极济。左相

踏地镇。普告二十狱。柭出仲伯身。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血脉还运转。百节

方更坚。面目更端严。肉骨更解明。死卧三七日。寝尸还更生。

         吾告时世人髐骨不别真。闲时不共语。急便来求人。死者如流水。去者如

                            ^2 
浮云。秦川纯军马。中庭生业 □。百中不留一。到思吾本言。何不学仙道。人身

常得存。

    老君十六变词

----------------------- Page 8-----------------------

         一变之时。生在南方亦如火。出胎堕地能独坐。合口诵经声琐琐。眼中泪

出珠子颗。父母世间惊怪我。复畏寒冻来结果。身著天衣谁知我。

         二变之时。生在西岳在汉川。寄生五家练精神。出胎堕地能语言。晃晃昱

昱似金银。三十六色绮罗文。国王欢喜会群臣。英儒雅士平论。忽然变化作大人。

发眉皓白头柱天。

         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北方。出胎堕地能居床。合诵经声琅琅。额上三午

十二行。两手不开把文章。配名天地厚阴阳。从石入金快翱翔。

         四变之时。生在东方身青葱。出胎堕地能瞳春。合口诵经声雍雍。白日母

抱夜乘龙。昆仑山上或西东。上天入地登虚空。仙人侍从数万重。当此之时神气通。

         五变之时。生在中都在洛川。嵩高少室岭岑颠中央修福十万年。教授仙人

数万千。齐得升天入青云。降鉴周室八百年。运终数尽向罽宾。化胡成佛还东秦。

敷扬道整天文。六变之时。生在乾地西北角。图画天地立五岳。处置星辰叙四渎。

二十八宿注乡曲。日月昭曜为下国。走如流水得周局。智者察之知急速。雨泽以时

熟五谷。万人食之大化足。

         七变之时。生在北方在海嵎。出胎堕地声由由。好喜歌舞无忧愁。造作音

乐作箜篌。万帝来请用解忧。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

         八变之时生在东北在艮地。图画天地我次比。白衣居士维摩诘。欲结坐禅

须谙气。通畅经书有舍利。见吾相好须信企。感子单诚不延次。齐得升天不堕地。

----------------------- Page 9-----------------------

         九变之时。下人黄泉正地柱。开辟天地施地户。四气非阳立冥所。虽有人

民不能语。吾入身中施六府。肋为傍通心为主。从此已来能言语。尊卑大小有次绪。

万天称传道为父。

         十变之时。生在东南出风门。画出天道安山川。置立五岳集灵仙。吹嘘寒

暑生万民烦气众生人得真。置立五藏施心神。动作六神能语言。有生有死须臾间。

如水东流何时还。邂逅相代不得停。何不习善求长生。磐散流俗入胶盆。不能免离

丧子身。欲求度世於中禅。搦心不坚固仙根。肓聋音哑教不伦。由子前身谤经文。

论说道士毁圣人。在恶必报受罪缘。但勤自责莫怨天。

         十一变之时。生在南方阎浮地。造作天地作有为。化生万物由婴儿。阴阳

相对共相随。众生禀气各自为。番息众多满地池。生活自卫田桑靡。劫数灭尽一时

亏。洪水浮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义。思之念之立僧祗。唯有大圣共相知。

         十二变之时。生在西南在黄昏。时人厌贱还老身。善权方略更受新。寄胎

托俗蟒蛇身。胎中诵经不遇人。左肋而出不由关。堕地七步杂秽间。九龙洗浴人不

闻。国王欢喜立东宫。与迎新妇字衢夷。八百伎女营乐身。八斛四升不乱禅。破散

库藏施贫人。道十八人诣宫门。贾作大丑婆罗门。借问太子何时还。王心不语动王

情。骑王白象触王镇。晃师知意不与言。殡著檀特在丘。投身饿虎求道门。变为白

狗数百身。积骨须弥示后人。传语后学须精勤。莫贪秽辱丧子身。沈累六趣更生难。

不信我语至时看。

         十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罽宾。从天而下无根无。号作弥勒金刚身。胡人

不会邪神。兴兵动众围圣人。积薪国北烧老君。太上慈愍怜众生。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横被无领涅磐僧。蒙头著领待老君。手捉锡杖惊地虫。卧便思神

----------------------- Page 10-----------------------

起诵经。佛气错乱欲东秦。梦应明帝张愆迎。白象驮经诣洛城。汉家立子无人情。

舍家父母习沙门。亦无至心逃避兵。不玩道法贫治生。搦心不坚还俗缠。八万四千

应罪缘。破塔怀庙诛道人。打坏铜像削取金。未荣几时还造新。虽得存立帝恐心。

         十四变之时。变形易像在金卫。沙门围城说经偈。至著罪人未可济。胡人

闻之心怪。将从群党来朝拜。叩头悔过求受戒。克肌克骨誓不退。烧指练臂自盟誓。

男不妻娶坐思禅。死为尸陀餧膺鸇。迁神涅磐舍利弗。骨得八斛散诸国。如此迁达

离烦欲。苦身求道立可得。

         十五变之时。西向教化到罽宾。胡国相釐还迦夷。侵境暴秏买育人。男子

守塞忧婆夷。吾入国中作善词。说化男子受三归。渐渐诱进说法轮。剔其须发作道

人。阳为和上阴阿尼。假作父母度僧尼。师徒相度理无私。迁神涅磐归紫微,。四

镇安穆和我神。胡人思念长吁啼。铸作金像法我形。三时入礼求长生。寂寂寞寞不

应入。低头视地仰看天,大圣正真何时还。

         十六变之时。生在蒲林号有遮。大富长者树提闍。有一手巾像龙蛇。遗风

吹去到王家。国王得之大叹吒。兴兵动众来向家。离舍百里见莲花。国有审看一月

夜。王心恶之欲破家。忽然变化白净舍。出家求道号释迦。

         五百岁之时。乘龙驾虎道得昌。汉地广大历记长。三十六人计弟兄。路度

北阙云中翔。新卢酒出俱行尝。娥媚山边作细昌。当此之时乐未央。伊耶乐生寿命

长。

         六百岁之时。一世以去二世归。城郭如故时人非。观者众多知我谁。死生

各异令人悲。何不学道世欲衰。踟蹰西北长吁谁。伊耶乐生治太微。

----------------------- Page 11-----------------------

老子化胡经卷第十 宋聿摘自《大正藏》2001.7 



 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老子化胡经》,人们所关心的并不是它所谈的内容(老子化  
胡成佛,自属虚构),而是通过对它的争论回顾佛道二教斗争的一段历史,此书的研究  
价值也仅在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