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潍坊寒亭宋家双庙村里的三座庙---鸳鸯庙.状元府

(2011-10-06 14:51: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潍坊古庙宇遗存和文化
 宋家双庙村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政府东6公里处,杨瓦公路从村内穿过。该村所谓“双庙”之名,系由村西100米处一前一后两座庙宇而来。前为龙王庙,后为平王庙。龙王庙系民间祈雨场所。平王庙系为祭祀唐朝被李世民封为平王的柳毅所建。寒亭区东部朱里镇一带村庄,至今仍流传着“柳毅传书”的神话故事。清乾隆年间潍县知县郑板桥《怀潍县》诗句中有:“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鸳鸯庙”即指此两个庙。 元朝时该村名仇庄,二庙建成后改称双庙村,后宋氏成为族望,遂改称宋家双庙村。《潍县志稿·氏族》载:明初大移民时,“宋氏一族由湖广枣阳县迁潍县散居宋家双庙、军屯等村”。http://s13/middle/8e3b3831hae9bc7f783bc&690

http://s9/middle/8e3b3831hae9bc7e850d8&690

http://s7/middle/8e3b3831hae9bc7ba8826&690

http://s2/middle/8e3b3831hae9bc7c9b521&690

  原平王庙院内有一咸水泉,俗称“海眼”。《潍县志稿·泉源》载:“泉口十余尺,水与口平,深约三丈,每日潮汐,水即外溢,由庙门下流出,西入一小池,终岁不竭。”“海”是指其中之水咸如海水,“眼”系方言“泉眼子”。“海眼”位于一土埠之上,为井状,口径约3米,11块青砖围砌,深8米,青砖壁。水自正南半圆形水槽流出,经庙门门槛流下,积蓄于土埠下一水湾中。无论旱涝,“海眼”之水总是汩汩潺潺,从无间断。“海眼”的来历,民间一说是柳毅的洗脸盆;一说是柳毅离龙宫回老家亓家庄之路径。惜该泉于1974年干涸,至今再无复涌。http://s12/middle/8e3b3831hae9bd79524db&690

  宋氏先祠位于宋家双庙村内,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武状元宋占魁认祖归宗的家庙。据《宋氏新修祠堂记》碑载,宋氏先祠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早于宋占魁中状元18年,碑记中没有与此有关的记载。祠堂大门巍峨壮观,壮严肃穆,有青石台阶五级(现外露4级),大门两侧矗立着两个旗杆石座,庙门正中有“宋氏先祠”门额,下雕“昭”“穆”二字。大门上方,悬有“状元府”牌匾,三字苍老雄浑,恢弘古朴。院内地面用青石板和古砖铺成。两株年逾百龄的古柏,树身挺拔,虬干曲枝,苍黛扶疏,蓊郁繁荫。祠堂正房三间,两边各有一耳房,今耳房拆除。祠堂房顶用青灰小瓦阴阳扣合,苍老古朴,浑如天成。房脊正中有一个斗大的“寿”字,两山墙脊顶有龙形兽吻,山脊两侧各有三对吉祥兽,形象逼真,昂首天外。宋氏祠堂大门阁楼房顶的布置一如正房,只是形制略小。http://s3/middle/8e3b3831hae9bd893a582&690

http://s12/middle/8e3b3831hae9bd8d0ca1b&690

http://s5/middle/8e3b3831hae9bd90db814&690

http://s10/middle/8e3b3831hae9bd94ad449&690

http://s12/middle/8e3b3831hae9bd987cd6b&690

  宋占魁(1845~1906年),据《昌邑县志》载,是今昌邑市宋庄乡王珂村人。据宋家双庙村老人回忆和实物佐证,认定其原籍是寒亭区宋家双庙村。相传宋占魁中状元后,回双庙村住了十几天,认祖归宗,省亲访友。他自幼流落他乡,寄人篱下,深知生活艰辛,在双庙村逐一拜访了族中长老和其他小门小户,唯谨唯恭,轻仆简行,深得村民拥戴。受他影响,村风淳正,邻里谦和。据传宋占魁曾在慈禧太后身边担任头等带刀侍卫,后外放任山西平阳参府、太原总兵。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力主抗战。现宋氏祠堂院内东墙上,镶嵌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双庙村信义团围墙记》,另一块是《宋氏新修祠堂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