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石埠遇仙园--曾经的道教圣地

标签:
杂谈 |
分类: 潍坊古庙宇遗存和文化 |
遇仙园原名“岁寒庵”,始建于金大定年间,光绪十六年重建,占地四十亩,原为金代帐前左副都元帅刁琪的住宅和花园。它坐落于昌邑石埠西北隅,北依青山,南靠牛头埠,西临潍水,东与三合山相望,高下隐显,景色秀丽宜人。古时每年的四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人潮如海,四面八方的游人香客怀着不同的信仰和祈祷来这里朝拜,形成盛大的山会,给这片静土带来了繁华和兴旺。刁元帅任帐前左副都元帅,天子赐姓李,名颐真。李颐真退老后,在此修养。自以松柏喻志,将园命名为“岁寒庵”。刘长生,道号长生子,早年在昆嵛山拜全真派祖师王重阳修道,与其师兄邱处机等称为全真七子。金明昌六年(1195年)初,长生子听说昌邑境内青山寺庙有一位一百零五岁的道长就来拜访。来到青山那天才知道长已于前一天仙逝。下山后,他又慕名去“岁寒庵”访李颐真居士,在岁寒庵小住几日。发现岁寒庵周围环境优美,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西瓜皮,一挥而就,“遇仙园”三个遒劲丰润、如勒泥涂的草体大字跃然于面前的青石上。此时长生子游兴甚浓,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又俯身拾来几颗鲜豆茬,转到青石阴面写成了一首七律:
仙人坟墓在其中,里面约栽数百松。
雨过西南闻雪浪,云收东北看青峰。
春来槛外赏花柳,秋后庵前对月风。
万物凋零松不变,这些幽景乐无穷。
http://s3/middle/8e3b3831hae9811877672&690
http://s6/middle/8e3b3831hae9811d3d105&690
http://s15/middle/8e3b3831hae98122018fe&690
左下角落款长生子。写罢,道别一声,飘然而去。李颐真惊叹不已,后刻石立碑为志。此后“岁寒庵”一名渐泯,“遇仙园”一名传开,方圆数百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就是相传至今的“仙园异笔”。
仙人坟墓在其中,里面约栽数百松。
雨过西南闻雪浪,云收东北看青峰。
春来槛外赏花柳,秋后庵前对月风。
万物凋零松不变,这些幽景乐无穷。
http://s3/middle/8e3b3831hae9811877672&690
http://s6/middle/8e3b3831hae9811d3d105&690
http://s15/middle/8e3b3831hae98122018fe&690
左下角落款长生子。写罢,道别一声,飘然而去。李颐真惊叹不已,后刻石立碑为志。此后“岁寒庵”一名渐泯,“遇仙园”一名传开,方圆数百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就是相传至今的“仙园异笔”。
前一篇:昌邑石埠青山的道教庙宇文化及现状
后一篇:全真道与潍坊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