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数学第十三章检测,100满分,琦得了86分。班级排27名。
签字前,我让琦在我眼皮底下改卷上的错题,看他顺手就都改过来了,可在考试时,却达不到会做的题都做对的效果。
琦的班长是个男孩,每次考试就能做到会做的题绝不出错。昨晚我和琦聊怎样才能在考试中保证会做的题不出错时,琦说老师总是让他们向班长学习,对呀,那个孩子每次的成绩很稳定。
其实无非就是基本功扎实,做题细心。琦做起来总是不够好,也即是不扎实,不细心,看似不起眼的毛病,却能使自己吃大亏。以前跟琦说:“我允许你有不会的题,但不允许你会做的题出错。”琦还没当回事儿,觉得这不是问题。可落实起来经常达不到标准。
简单的题都对了,也就保证能拿到大考中150分中的135分了,其他难度指数低的动动脑子就拿到了,大题中不能全解出来的,也不至于一分不得,总还是有步骤分的,算来140多分这不就轻松到手了吗。但如果会做的题都不能保证做对,那分数扣起来可是吓人的。卷子一发回来悔不当初,拍大腿?撞墙都没用!
琦昨晚拍的是脑门。我说你再怎么使劲儿拍,也不如下决心努努力,克服掉毛燥的毛病。稳稳当当地,让咱学到的东西,会的东西都完美地体现在试卷上好不?琦挺起胸:好!又耷拉下脑袋:可考试的时候就忘了,怎么办?那有什么怎么办的,从平时的作业做起呗,作业认真,把每次的作业当考试,习惯了,考试算啥呀,不就一回事儿了吗。
真正考试的时候,不会的题,能有几道啊?小题熟练的,用时少,稍难点儿的考虑出思路就应该完整做出来。最后答案错了那又是基础不扎实,说来说去还是基础。一般是最后一道大题难,但难到一个问也答不上来的少吧?所以,这个会的题要做对了,太关键了。同样水平的孩子,就这个扎实和细心的程度,决定谁在前谁在后。
说着容易,做起来不易?就这点儿事儿,从初一我俩就开始交流,这初二都快期中了,还是屡教不改。一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我张口,他自己就开始懊悔不已,又开始寄希望于下一次。一寄寄到中考过了怎么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