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阳货篇17.6章句》  子张问仁于孔子

(2018-01-22 20:06:48)
标签:

格言警句

处世做人

命运吉祥

哲理名言

如何做人

论语阳货篇


17.6章句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者,就足够是仁了。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解读

1、子张简介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颛孙师生于陈国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为人相貌堂堂极富资质从容自得居处不务求立于仁义之行孔子评价子张说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是说子张才过人失在有些邪辟喜欢文过饰非论语·先进里孔子又说子张师也过商也不及”,即认为子张性格有些过于张扬子夏性格有些过于软弱并说过犹不及”,认为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庸之道子张很喜欢问从政的事情孔子告诉他:“多听有不明白的就先阙疑谨慎地说其余的就少过失多看不明白的就先搁置谨慎地做其余的就少后悔言少过失行少后悔事业就在其中了。”

后来颛孙师跟从孔子在陈国蔡国两国间受困问如何才能畅行无阻孔子说:“言语忠信行为笃敬即便在蛮貊之国也能行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即便州里之间能行得通吗站在地上就看见言忠信行笃敬竖立在自己面前在车上则见其倚靠在车前横木上然后就能畅行无阻了。”子张恭敬地把这话记在衣带上

他与人交注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氏之儒的文献本篇记载:“下无用则国家富上有义则国家治上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树之德此国家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释为下无用即墨之节用上有义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爱之即墨之兼爱以为无命即墨之非命盖施政之术不尽与修己同也。”《用兵认为圣人之用兵”“以禁残止暴于天下”,“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国家”。墨子·非攻中的实为同义。“圣人之用兵”;“贪者之用兵”。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众多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

2李炳南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答复能行五事于天下便可称为仁人。“请问之。”请问是哪五事这是子张再问孔子

。”孔子再答复先说出五事的名称以下分别解释

恭则不侮。”恭敬人则不被人侮匣不侮孔安国注:“不见侮慢。”》:“言己恭以接人人亦恭以待己故不见侮慢。”

宽则得众。”宽厚待人则人悦服故能得众

信则人任焉。”言而有信则能得人信任

敏则有功做事敏捷则能成功

惠则足以使人给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故足以使用人

3南怀瑾子张问仁孔子这里是说仁的作用他说五个条件都做到的可以称作仁子张问哪五个条件孔子说在古文这五个字很简单拿现在来说就是五条原则五个目标或守则第一个恭对自己的内心思想外表行为等要严肃的管制尤其一个领导人对自己的管理特别重要第二个宽对人宽大所谓宽宏大量能够包容部下朋友所有的短处及小过错第三个信能信任人有自信第四个敏就是聪明敏捷反应快第五个惠更重要恩惠以现在说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就是恩惠的一种但不要把福利看成是全部的惠待人要有真感情对年轻的视同自己的兄弟儿女对年纪大的视同自己长辈不是手段要出自真心的诚恳这是做人做事五个基本条件假使做到了随便在哪一界做事都有用处下面孔子说的理由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够自己对自己管理得严肃既不欺负人家自己也不会招来侮辱能够宽厚待人部下自然拥护信人自信则任何人都可以用处理事情头脑清楚反应快就容易有功绩最后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必须具有真的感情很诚恳的感情彼此才可以相处共创事业

4、傅佩荣注从孔子的回答可知行仁不能离开为人处世的表现走在人生正途上不能忽略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亦即”。若要实现  自己的人性除了努力实践内心向善的要求别无选择

5、《论语问仁的章句11个章句原文及译文

 

① 6 .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 ”。  致力。  疏远。  放在首位谨慎认真地做事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么样才算有智慧孔子说:  专心致力于人之道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有智慧了。”樊迟又问怎么样才有仁德孔子说:  有仁德的人先谨慎认真地做事而不计个人收获就可以说有仁德了。”

 

② 12.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  克已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德一日克已复礼一旦人人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就会回归于仁德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的具体做法。”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  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照您的话去做。”

 

③ 12 .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  出门如见大宾,“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民如承大祭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邦无怨在诸侯国任职没有什么埋怨在家无怨在卿大夫家任职也没有什么埋怨。”仲弓说:  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照您的话去做。”

 

④ 12 .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rēn:《汉典》:本义:说话谨慎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有仁德孔子说 仁者其言也讱。 “有仁德的人他说话很谨慎。”司马牛说:  说话谨慎这就叫做有仁德了吗?”孔子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⑤ 12 .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  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知人  懂得识别人。”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选拔正直的人将其放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  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慧他说选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富哉言乎!  这句话多么丰富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⑥ 13 .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做才是有仁德孔子说 居处恭 平时恭敬谦让执事敬工作严肃认真与人忠待人忠心诚意虽之夷狄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这些。”

 

⑦ 17. 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  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是有仁德了。”子张说:  请问哪五种品德。”孔子说:  恭敬宽厚诚信勤勉慈惠恭敬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就会取得成功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8)15 .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工匠想把活儿做好一定先使他的工具锋利居是邦也住在一个国家事其大夫之贤者就要侍奉大夫中贤能的人友其士之仁者交往士人中有仁德的人。”

 

(9)14 .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邦无道耻也。”“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什么是可耻孔子说:  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拿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仍然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原宪又问:  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作有仁德了吧?”孔子说:  可以说很难能可贵了至于仁德那我就不知道了。”

 

10)6. 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  如果能够广泛地施舍恩惠又能周济民众怎么样可以算是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是有仁德那一定是圣德了舜尚且还担心自己做不到这样呢至于有仁德就是要想自己立身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身要想自己通达也要帮助人家一同通达能够从自身找到例子然后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11)6 .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道:  有仁德的人假如告诉他:  井里有仁德。’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  为什么会这样呢君子可以为仁德去死但不可以因为仁德被陷害君子可以因为仁德被欺骗但不可以因为仁德被愚弄。”

 

译文

1、辜鸿铭译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什么样的道德生活可以称之为仁孔子回答:  如果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称之为仁。”子张问:  请问是哪五种?”

孔子回答: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赢得人心诚实就能赢得信赖勤敏就能提高办事效率慈惠就能使唤别人。”

2李泽厚译子张问孔子如何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德行就可以说是仁了。”“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恩惠恭敬就不会侮辱人宽厚就得到大家的拥护信实就会得到人们信任勤敏就会使工作有效果有恩惠就能够指挥动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