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读解4.7章句—4.7章句—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2015-11-23 13:04:59)
标签:

人生

圣贤

之道

4.7章句—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一、【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1)。观过,斯知仁(2)矣。” 

二、注释

(1)各于其:《汉典》: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 )。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

钱穆《论语新解》:,类义。人之有过,各有类,如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过厚、过爱非恶,皆不好学之过。

2)观过斯知仁:钱穆《论语新解》:“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故于人之过,尤易见真情。如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昔人以此为观过知仁之例。或引此章作观过斯知人,亦通。”

3南怀瑾《论语别裁》: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 党的观念。古代宗法社会的乡 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做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四、【译文】 

1、杨伯峻译: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 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

2、李泽厚译:孔子说:“人犯错误,各有种类。观察他的错误,就知道他是哪种人了。  

3、辜鸿铭译:孔子说:  “人们的错误都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4、 钱穆译:先生说:“人的过失,各分党类。只观其人之过失处,便知其人心中仁的分数了。

五、《论语》中关于“党”的用法语句,列在下面。参考归纳起来,共有9个句子,使用了“党”字,其意义有二,一是乡党之党。二是,团伙之党。

①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治长篇第五》(此处的“党:有集团,团伙,一伙的,我们这些人等之意。即团伙之党。)

②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篇第六》(乡党之党)

③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篇第七》(君子不党:小团伙谋私利之党。孔安国注:“相助匿曰党。”)

④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第九》(乡党之党。达巷是个乡党之名称)

⑤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乡党篇第十》(此处党:乡党之党

⑥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篇第十三》(此处党:乡党之党

⑦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篇第十三》(此处党:乡党之党)

⑧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篇第十四》(阙党:乡党之党)

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篇第十五》(此处党:团伙之党。孔注:“助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