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字原生解——【礼】【禮】lǐ

标签:
杂谈 |
刨根问字原生解——【礼】【禮】lǐ
韦启蒙
字源演变:
http://s12/middle/8e2be35cgba1b4f3f4e6b&690
【本义探讨】
一、象形。甲骨文、金文象在豆(碗)中堆着许多供品,为“豐”字的初文。这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云:盈满祭器而陈以祀神曰礼,
二、形声。小篆由示、豐二字构成,示表示神灵,豐为礼神供品,豐也兼表字音。表示豆(碗)上堆着许多供品,所以,礼的本义是摆出供品祭神。
三、形声兼会意。繁楷、隶书将“豐”写成由“曲、豆”二字构成的“豊”,其音同“礼”。礼的内容更为丰富、更隆重了。“示”表示神;豆为盛礼品之器;曲一是表示表示奏乐,二是表示酒,因为酒是用酒曲(粬、麯)酵而成的。表示祭神时不但有供品、供酒,还有乐曲歌舞,与神同欢,以礼事神。
三、会意。简楷的“礼”从示从“乚”,有人说这是草书演化而来的简化字。非也,严格地说“礼”非简化字,因为在繁体“禮”之前早已有“礼”字,《说文》注为古“禮”字。这种现象称复古简化。这里的“示”仍表示神,“乚”是一个向神跪拜的人。“乚”有三个读音:读háo时,义同“毫”即在神的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无礼之举,表示对神的敬重;读yǐn时,义同隐,即在神的面前畅开心扉,就是埋藏在心底里的“隐”私也要和盘托出,毫无保留,以示对神的信赖;读yǐ时,义同“乙”。乙是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7”,用“乙”表示七音俱全,义同繁体的“禮”字,同样表示对神的礼遇;乙还是从前读书人写字时常常用到的一个修改符号,当写字有颠倒、遗漏时,用“乙”将颠倒的字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礼”字用“乙(乚)”希望得到神的帮助,将功补过,使事业更进一层。
本义:1.履。即实践,践诺。人以“礼”事神,也希望神对人以“礼”相报。2.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引申义:礼节、礼貌等。
【同音通义】
那么,“礼”字的读音是怎么来的呢?《说文》的解释是:“礼,履也。”意思是“履行”,履、礼两个字读音相近。在文字的使用中,“礼”字有时也同“理”字,就是用“理”对神,以“礼”相待。可见,理、礼两个字也是“同音同意”的。
【基本字义】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①结婚的欢庆或仪式:婚礼。② 有关丧事的礼仪:丧(sāng)礼。③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礼礼.
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礼仪教化:礼教(jiào);以礼仪制度和道德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礼治;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克己复礼。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守礼谦让:礼让。以礼相待,受到尊重:礼遇。以崇敬的心情称赞表扬:礼赞。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礼尚往来。办交涉时,先采用礼貌的方式,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先礼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如,赠送给人的物品:礼物。送礼的现金:礼金。为表示庆祝而献出礼物:献礼。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汉字艺苑】
1.“礼”字名言:
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宧学事师,非礼不亲……
作者:韦启蒙
电话:15177858530
住址: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独山路26号金城江水力发电厂
邮编:547000
QQ:119686408
E-mall:wei_qm@sohu.com